刘晓洪:父亲的抗战之路

作者:刘晓洪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 党建网

  父亲刘洛克已离世二十三年了,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重温他的抗战之路故事,是对他老人家的最好纪念。

 

  1936年12月9日,为纪念“12.9”北平学生爱国运动一周年,西安学生举行了空前规模的请愿与游行示威活动。时为省立三原中学学生的父亲刘洛克(刘灿),一个热血青年投入到热血沸腾,激情呼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洪流之中。真正使他走上抗日战场是聆听红军将领彭德怀一次抗日演讲。那是1937年元月份,中国工农红军南下到三原县,时任三原中学校长冯一航(上图右三),特邀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上图中)来到三原中学,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学生一千多人讲话,那天父亲坐在台下,看到了威仪孔武的彭德怀将军,彭总从国际国内形势讲到张、扬两将军的八大主张,再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字字句句,深入人心,博得了台下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听者聚精会神,心悦诚服,父亲深受教育和鼓舞。为共产党“团结一致 共同抗日”的主张所感动。对父亲的思想感染力极其强烈,终生难忘。在随后的春季开学后,他参加组建了三原中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任宣传部长,带领宣传队深入到三原、临潼、高陵等农村乡镇抗日救国宣传。

  1937年10月初,由中共中央青委在三原县斗口镇于右任先生农场举办的“第一期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后迁至泾阳县安吴堡,著称“安吴青训班”青训班名誉主任朱德,主任冯文彬)。父亲经学校训育员、中共地下党员周芝轩老师选送到青训班学习。10月11日下午,青训班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中举行了开学典礼,父亲与150余名愿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牺牲的热血青年,倾听了冯文彬主任与大队长乐少华关于青训班成立的经过和伟大意义等的报告。通过半个多月的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知识,抗日军事知识和抗日青年群众工作等。使之抗战政治、军事知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青训班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在严肃、紧张的生活学习中包含着青年无限的活力和热情,从每个青年热烈的面孔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曙光与伟大的前程。毛泽东为青训班提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宝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朱德题词是:“学好本领上前线”。同月经周芝轩老师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十七师在三原县成立了教导队,根据党组织“到抗日前线去”的号召,父亲参加了十七师教导队。1938年6月2日(端午节)师长赵寿山令教导队开赴前方。在教导队教育主任胡振家(共产党员)率领下300余学员,由三原出发,东出潼关,经过近十天长途跋涉,由河南渑池渡过黄河经山西垣曲、沁阳,越王屋山进入太行山转到山西阳城横河镇与三十八军军部会合(此时赵寿山已升任军长,教导队即改为三十八军教导大队),到目的地后分配到三十八军战地服务团任政治干事;(战地服务团是赵寿山军长仿效八路军设立政治机关而组建的,团长崔仲远及主要骨干多为共产党员)随即参加了王屋山阻击战,主要任务是向战地群众宣传团结抗日,动员群众支援部队作战;对日军进行宣传。到前沿阵地作士兵宣传鼓动工作,出版“战地”战报,宣传英勇杀敌事迹,以鼓舞士气。同年10月又调三十八军十七师一零二团二营任政治指导员。

  1939年2月三十八军十七师副师长陈硕儒(建国后任西安市副市长)调任九十六军一七七师任师长;为了加强党在一七七师力量,师长陈硕儒带柳乃夫(共产党员、任师部秘书,六。六战役牺牲于平陆县城外),我父亲等部分青年军官到该师工作,父亲随陈硕儒师长到一七七师师部军需处任军需。

  这支军队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三年,先后粉碎了日军的十一次大扫荡,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入大西北。而我军也有近三万将士以身殉国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十一次反扫荡中,以“六六战役”最为惨烈悲壮。

  同年6月6日日寇于我二倍兵力在飞机、大炮和战车掩护下疯狂杀向我军阵地,并将一七七师分割包围在芮城、平陆黄河滩地(陕军勇士跳黄河殉国地),战斗异常惨烈。全师十七万军饷在战斗打响前没有分发下去,平时军饷都是由骡马驮。当夜,天黑无月,又无正路,全走山沟小道,骡马不能走只有靠人来把军饷钞票背负着走,在冲击突围中各部失去联系,伤亡失散严重;军需处长韩兆鹗(建国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和保护后勤部队的一零五九团也被冲散;父亲等几个军需在科长庞志杰(建国后曾任公安部后勤部长)带领下身背军饷现金,在遍布死尸的黄河污泥滩中向敌人后方深沟转移,后在敌后深沟一个叫“胡三村”大水冲击形成的洞穴里隐蔽起来,白天在洞里,外边日军的喊话和马蹄声听得一清二楚,只有天黑后才寻机突围;后在一当地王姓老百姓带路,终于冲出日寇重重包围之中,一周后安全转移到三十八军驻地三门峡,见到了陈师长后悲喜交集;陈师长赞扬他们誓死用生命保卫全师军饷安全,后受到了立功嘉奖。

  1939年起,国民党颁布了一条所有军官特别是带兵军官,必须具有其中央军校(黄埔军校)毕业的资格,方可任命的规定。中共三十八军地下工委经与赵寿山军长商议同意后,即挑选部队中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和现任的党员军官利用合法手续和身份,保送到黄埔军校学习。中共称为“镀金”政策。

  1940年1月,通过考试进入黄埔军校(成都本校)十七期二总队三大队十一队,从中条山前线到宝鸡徒步进入秦岭崎岖小路到成都,再经简阳、紫阳、乐至、遂宁,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军校驻地铜梁;学习两年。

  1942年1月,军校毕业回到黄河南岸抗日战场,担任三十八军十七师五十团三营防毒排排长;正值广武战役,随即到前沿阵地作战。(广武战役日军向我军放毒和发射毒气弹10余次,我军中毒官兵近千人)。一年后因工作需要,调任三十八军军部任参谋。一直跟随赵寿山将军战斗在荥阳、广武百余里抗日战场上。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