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湛:教育现代化: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自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来,教育现代化一直是指引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20多年来,江苏坚持不懈地以教育现代化统领教育改革,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地走在全国前列。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有3点特别可贵——

  一是高度自觉。有着深厚的崇文尚教传统的江苏,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坚定不移地发展教育事业,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举措。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并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省份。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后,就在全国率先举起了教育现代化的旗帜。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各项事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江苏的现代化,必须有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从此,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就成为江苏教育新的奋斗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各级各类学校分工协作干,社会各界全力支持。2010年国家颁布了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制定了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举措。发展教育的条件变了,促进发展的措施变了,但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没有变。新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江苏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更高,并且制定了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估办法。2016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江苏朝着教育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二是自强不息。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20多年行程,是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历程。1996年,江苏实现“两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当年江苏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另一方面提高教育普及水平的资源严重短缺。江苏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针对制约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普遍性问题,设计一项又一项的具体工程,精心组织实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逐项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江苏又设计和部署了“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内涵提升工程”和“教育现代化保障能力提升工程”。这三大工程突显对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的价值追求,把机制体制创新、制度法规建设与事业发展、条件改善、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不仅内涵极其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三大工程的达成标准国内领先,并且直追发达国家的平均教育发展水平。设计并实施如此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改革发展工程,不仅彰显了江苏对教育现代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江苏人民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勇于登攀、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是2016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走出江苏特点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汇聚教育强省建设的新的发展合力。

  三是满怀自信。在中国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江苏虽然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均GDP也就1000美元左右,而且省内南北差异大,苏北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选择基本现代化作为自己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并且20年来始终坚持、孜孜不辍,江苏展现出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自信。江苏不但在不同阶段提出具有不同内涵的教育现代化目标,设计专项工程组织实施,而且组织阶段性的督查、评估和表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始终信心满怀。江苏对教育现代化的这种高度自信,来自全省各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信,对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的坚信,同时也来自全省各地创造性的实践。江苏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出发,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时,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对苏南地区,以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主,支持其率先发展;对苏北地区,以激发其内生动力为主,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江苏在加强试点探索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放眼世界,视野开阔,心胸宽广。《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教育现代化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确保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是江苏教育人更加豪迈的教育自信、文化自信。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组组长)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