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儿童诗歌的心弦

作者:郭学萍 发布时间:2016-06-30 来源: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春风吹开的花瓣、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蛙声里清凉的月光,以及飞成一团小雾似的带着花香的蜜蜂。在儿童的眼里:“萤火虫是一个不小心烧着了短尾巴的小马虎”,“太阳是一个永远用不完的红线球”,“云是会走动的鞋子”,“风是树的梳子”,“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一、辨体:童诗的概念界定

  所谓的儿童诗,广义的概念: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可以是大人写的,也可以是儿童写的;可以是现代诗,也可以是古体诗。狭义的概念:指现代诗的一个分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是写给儿童看和读给儿童听的,歌咏儿童的立场,书写儿童的心灵,表现儿童的生活,具有童真、童趣和童味的诗。《天方夜谭》里,阿里巴巴进入宝山,对着山门大喊:“芝麻,开门!”门就开了,满坑满谷的金银,照得他眼睛发亮。文学的世界也像一座宝山,儿童诗就是那个宝库。金银照亮人的眼睛,儿童诗照亮孩子的心。

    二、厘清:童诗的美学特质

  当孩童呱呱坠地的时候,世界已经为他们安排了既定的秩序,这个秩序是约定俗成的。儿童未经世俗污染或教化的童心,天然地排斥这个既定的约定俗成的秩序。当他们把童心高高举行,以一尘不染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并且为他命名,儿童诗在那一顷刻诞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诗是儿童对世界万物的第一次命名。

  1.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

  优秀的儿童诗不但儿童喜欢,大人也喜欢,因为童心很容易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太阳整天呆在天上会不会寂寞?”“天冷了,小鱼睡在哪里?”这些充满稚气的问题只有天真活泼的孩子才会提出,他们除了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以外,还有一颗善良的童心。“不知是谁惹了北风?/北风生气地怒吼着,小草冷得发抖。/大树看了很不忍心,/脱下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盖在小草身上。”这是一个三年级小朋友写的,她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自然的景象用人类的生活比喻出来,那颗呼之欲出的童心,令人怦然心动。

  2.几行小诗,便是自然纯真的童趣。

  读一读冯辉岳的《蝴蝶》:“蝴蝶指着相册里的毛毛虫/大叫:‘吓死我了’!/妈妈告诉她:/‘这是你小时候的照片呀!’”再读一读詹冰的《游戏》:“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妹妹当老师。/你当学生。”/“妹妹,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两首诗,两段对话,是生活中最真实的两组镜头,无邪、不做作,却童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长大了,我们忘记了小时候的模样;什么也不会的小妹妹,就是孩子心中校长的样子。这是儿童对世界的打量,童趣来自于心底的毫无掩饰。

  3.几行小诗歌,便是妙不可言的想象

  喜欢一首《柠檬》的小诗,它不止一次地感动着我。“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薄薄地切一切,/就会明白柠檬的心。/薄地切一切,/滚出来好多个车轮。//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车轮,车轮,车轮。//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畑地良子)一片薄薄的柠檬,在作者的想象中变成了想到远方去的车轮。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远方的梦,何况一个散发着好闻香味儿的柠檬?尼尔·波兹曼写过一本书《童年的消逝》,在我看来,童年的消逝首先是一种想象力的消逝。儿童诗却居住在永远的童年,想象让琐碎的生活充满诗意。

  4.几行小诗,便是轻盈灵动的意境

  王亨良教授《近代日本儿童自创诗作选译》中选录的儿童诗,虽然都很简短,却质朴真实,意境悠远。《绿叶》:“蓝色的晨光/照耀在绿叶上/明亮的空气里/只有我一个人。”小作者用蓝绿的色调,把早晨的世界描绘得清纯无比,并在这“明亮的空气里”感受“只有我一人”的静谧。《月夜》更是用极其浪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童吹笛子“的图画:“邻家的胜君/坐在树上/他穿着和服/眯着眼睛/吹起了笛子/月亮爬上来了/蝴蝶飞舞/他身旁的每一片树叶/都在闪光……”诗中胜君的装束、表情、动作和周围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月夜。

  5.几行小诗,便是深刻隽永的睿思

  香港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首诗《长和短》:“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语文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我过生日那天最短。/奇怪,为什么我的心情也有长有短?”几行小诗便把孩子们对生活哲学思索,用有意思的语言快乐地表达出来。 “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再读/一直读到——/熟”(朱邦彦)这首诗中的两个“熟”并非同一回事,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读书如种田,需要用力才有收获;种田如读书,须用心才有成绩。

  6.几行小诗,便是心底暖暖的真情

  最真实的,就是最动情的。在儿童诗中,真挚的抒情,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让读者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雪》:上层的雪/很冷吧。/冰冷的月亮照着它。//下层的雪/很重吧。/上百的人压着它。//中间的雪/很孤单吧。/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见过很多次雪,却从来没有像金子美玲这样为雪着想过。在雪花短暂生命的起落融解间,我们和诗人一样,内心拥有了这样一份难能可贵的悲悯和同情。原来,儿童诗就像一片片薄薄的雪花,在风中轻盈地舞蹈,最后落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慢慢融化。

  三、匡正:童诗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关于诗歌的教育意义,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诗歌能帮助儿童感知周围世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形成。”写诗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这完全等同于其它形式的作文教学;同时写诗还是培养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极佳途径,这比其他形式的作文教学更胜一筹。

  1.学习儿童诗,可以训练观察,培育想象能力

  一个喜欢写诗的孩子总是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想象力,下面是三个孩子的诗,第一首是朱宇翔的《小蝌蚪》:“黑豆豆/种在水里头/不结豆/不结瓜/结出一群小青蛙”第二首是胡苍剑的《鱼》:“水里的鱼/像飘落的树叶//飘落的树叶/像摆动的鱼//鱼是水里的树叶/树叶是岸上的鱼”第三首是吕嘉俊的《水葡萄》:“嘀嗒/嘀嗒/下雨了/天上落下/一串串/水葡萄”三个天真的孩子,他们对小蝌蚪、鱼、雨的认识,跳出了人类世俗的定义,给予了它们全新的命名。难怪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童言是最美的诗句。在学习儿童诗的过程中,原先枯萎的想象会渐渐复苏。

  2.学习儿童诗,可以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诗是语言的艺术,儿童诗的语言更具魅力。金波写过很多意境优美的抒情诗,如《林中小景》:“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风,打着呼哨,/在叶片上轻轻滑过。//流进森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声。”这样静谧优美的文字,不仅适合读,还适合记忆。“当然知道,/太阳出来时,雪人就会融化。/心里还是忍不住难过,/我要赶在雪融之前,热情地拥抱你。/大声告诉你: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几米)等到有一天,当我们对诗歌语言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也会像诗人一样拥有这份浪漫的表达。

  3.学习儿童诗,可以陶冶性情,提升审美能力

  美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美的形象性决定了审美的直觉性。《松塔》:“松枝上。/露滴晶光闪亮,/好像绿漆的宝塔,/挂满银铃铛。”这是顾城1964年8岁时的诗作,他用童话般的眼睛看世界,一切都美得那样直接,一切都美得透亮清澈。“谁都怕冬天/说冬天冷/小麻雀却说不/在光秃秃的树桠上/朗诵小诗//谁都说冬天难看/孤单单没有绿意/小麻雀立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会飞的叶子/(韦娅《会飞的叶子》)儿童诗阅读,就是一个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过程。当你看到一只小麻雀愿意装点冬天寂寞的老树时,会不会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学习儿童诗,可以促进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谢尔大叔是个十足的“怪人”,你不得不惊讶于他天才似的想象和表达。《总得有人去》:“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这样的儿童诗,完全突破了常规思维,看上去荒诞不禁,却把孩子们领进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吊床》:“奶奶送来了吊床,/老天公公送来了清风扬。/我想舒舒服服躺上吊床——/现在,谁去把树挪过来?”这样的儿童诗有没有“诗意”?如果有,它在哪里?这样的思考也许会指向儿童诗全新的创造天地。

  四、运思:童诗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当我们把孩子带入诗歌的丛林,他们会像《森林》中的那只小老鼠一样:充满惊喜和好奇地趴在草地上,鼻子深深地埋在苔藓里。阳光像细雨一样从树叶间洒下来,温暖着他的后背,美妙舒畅的微风轻轻唤醒了他的肌肤。仔细听,成千上万片树叶在他地周围悄悄说着话,还温柔地“沙沙”歌唱……这个时候,那些沉睡的想象便会像河边的青草一样,在童年的河边茂茂密密地生长;那些你预料不到的诗句就会汹涌而至,泛滥成春天的潮汐。

  (一)内容:表现儿童的生活

  生活里总是充满着快活的笑声,我们一路笑,笑出了几首快活的小诗

                                                      ——圣野

  理解童诗,首先要理解儿童的生活。

  1.儿童的生活是缓慢从容的。这似乎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些不合拍,然而,正是在这缓慢地步履中,他们才会留意身边的风景,才会不错过一朵小花的盛开。《走过小巷》:“我慢慢的走过小巷,/张叔叔家的矮墙上,/一支支黄色的小喇叭,/正在迎接早晨的阳光。//我轻轻的走过小巷,/黄妈妈屋前的树上,/蝴蝶忙着娶新娘,/红红的花朵是嫁妆。//我慢慢的走过小巷,微风是一个好邮差,他忙着把高奶奶/院子里的花香送回来。//我每天/踩着树影,闻着花香,/慢慢的走过小巷,/轻轻的,轻轻的,/好像走过美丽的画廊。//这首诗描写的是孩子小时候上学时的景象,孩子们一边走一边看,看矮墙上的喇叭花,看树上忙碌着的蝴蝶。就这样,踩着树影,闻着花香,慢慢地走过小巷,走过难忘的童年时光。

  2.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带给儿童的那种快乐就藏在每一首童诗的背后。《找一找》:“好了没?/还没!/好了没?/还没!/好了没?/快好了!/好了没?/好了!/东找找,/西找找,/你到底在哪里?/!/我不在这里。”这样的游戏我们都曾无数次玩过,那时候的我们,好像生活的目标就是找到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小伙伴。《跳房子》:“画格子,/跳房子。/画个小格子,/就是小房子。/画个大格子,/就是大房子。/我的脚丫子,/跳过大大的小房子。”读着这些小诗,在怀旧中追忆那逝去的岁月和永恒的笑声。

  3.儿童的生活也会有烦恼。不得不承认,我们热爱的东西常常是毁掉我们的东西。和以前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是不是就快乐多一点点呢?《频道》:“1频道不好玩。/2频道全是新闻。/3频道看不清楚。/4频道没劲。/5频道真无聊。/6频道早已坏掉。/7频道和8频道——/全是老掉牙的电影,也不好。/9频道简直是浪费时间。/10频道结束了,我的宝宝。/难道你就不想跟我聊聊。”谢尔的这首小诗真实地再现了现代儿童的生活。他们沉迷于现代媒介,却忽略了最传统的人际交往,哪怕是和至亲的父母之间。这种真实的苦恼,让人发笑,也令人深思。

  4.儿童的生活还会有忧伤。金子美铃的童诗中不时弥漫着这样的一种情绪,《狗》:“我家的大丽花开那天/酒铺的阿黑死了。//我们在酒铺门前玩耍时/总是朝我们发怒的婆婆/这时候呜呜地哭//那天,在学校/很好笑地 说起这件事//说着说着,心里却难过起来”读着金子美铃的这首小诗,心一点一点地潮湿起来。童年会有多少这样的小小心疼令我们唏嘘不已?再看看台湾吴启东小朋友写的《树》:“树是一个可怜的学生/从早到晚/被老师罚站/不能坐下/也不能乱跑/只有呆呆地看着我们玩。”这首诗把树比喻成一个被老师罚站的可怜的学生,这是孩子眼中的树,折射出儿童的生活面貌。

  (二)形式:尊重儿童的表达

                            孩子在纤小的新月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泰戈尔

  儿童诗是自由诗的一种,它不受一切表现形式的束缚。

  1.它可以是好玩的童话诗。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故事。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写过这样一首小诗《不学写字有坏处》:“小虫写信给蚂蚁/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看不懂/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这样一首童话诗,没有丝毫说教却满足了儿童的成长需要,走进了儿童的心里。正如诗人张秋生所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

  2.它可以是有趣的图像诗。图像诗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直接诉之于视觉形象的诗,是把文字描写的情境,直接外显出来。《瞌睡虫》:

  一

        条

               条

       磕

             睡

  虫

  徐徐缓缓慢慢爬进我的耳中

  老师的声音变得蒙蒙胧胧○

  悄悄爬上眉尖额头和鼻孔○

  老师请原谅我眼皮越来越重

 都

     爬

         满

         磕

  睡

  虫

  整首诗看起来就像一条瞌睡虫,也像小朋友闭上眼睛在睡觉。作者创造出“形”“义”相连、意境幽远平淡的情趣。如果是没有把文字这样排列,恐怕就少了一份特别的感觉了。

  3.它可以是奇妙的数学诗。数学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一位名叫贝琦佛朗哥的喜爱数学的诗人,把看起来八竿子也结合不到一块儿的两门学问,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成为好看好玩的数学诗。“清新的空气+长长的影子+猫儿的一身厚毛=秋天的信号”、“脚-袜子+草地=光脚丫子的快乐”、“蝌蚪=2/3青蛙” 如果说数学是纯正的巧克力,那么诗歌就是香浓的牛奶,当香浓的牛奶与纯正的巧克力相遇,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那牛奶巧克力的别样美味了。

  4.它可以是风趣的荒诞诗。荒诞诗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儿童诗的教训性,这些荒诞诗有着出人意料的奇想、荒诞的逻辑、独到的评语和风趣的措辞。谢尔大叔的荒诞诗可谓登峰造极。“我到医生那里去体检,/他把手伸进我的嗓子眼儿,/找出来一只鞋子/和一只小玩具船,/揪出一把小刀,/外加一个车坐垫。/他说:“你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点儿。”在《体检》这首诗中,竟然从一个孩子的体内掏出了鞋子、小玩具船、小刀、车坐垫!诗人在极尽荒诞的描述之后,煞有介事地借医生之口言道:“你吃饭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儿。”慈祥的幽默油然而生。儿童看后定然会捧腹大笑。大人呢,也许会皱皱眉头。

  (三)主题:吐露儿童的心思

                   我要是校长的话,我会把历史老师赶走,并请一个巧克力老师来代替他。

                                                                  ——罗尔德?达尔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都藏着秘密。

  1.童年的心思美好而甜蜜。有一首温暖的小诗《本事》:“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儿落多少。 ”这首诗是卢冀野先生1934年创作的。“本事”的原意为“原来的事情”或“那个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年纪都还小,拥有着天真的无邪和纯美的浪漫。闭上眼睛想一想:当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飞花似泉,群莺如歌,我们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带着太阳气息的粉色花瓣雨一样飘落,粘在你的发梢,落在我肩上,一瓣,一瓣……这样一种单纯、美好的意境,需要教师要带着孩子们去品读,去想象。

  2.童年的心思单纯而柔软。《露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这其实是由几十字构成的童话,有角色有故事,更有换位思考的情感起伏,描摹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最后几句表露的是作者金子美铃隐约的担心。这份小小的担心在圣野的《想念一只在路上睡着地蚂蚁》也有体现:“一只蚂蚁/爬呀爬/在半路上睡着了//我的妈呀/谁会来喊醒他呀?!”短短的一句“我的妈呀/谁会来喊醒他呀?!”瞬间打动了我。童年那细腻柔软的心思,弥足珍贵。

  3.童年的心思天真而稚气。英国著名诗人斯蒂文森写过一首小诗《愿望》:“当我有一天长成大人/一定会很伟大、神气,/我会告诉男孩和女孩们,/谁也不要乱动我的玩具。”短短的四行诗,作者力戒平铺直叙,而是采用制造造悬念的方法,令全诗情趣盎然。孩子毕竟是孩子,纵使他们的外表伟大、神气,但依然无法掩饰孩子那颗单纯、无邪的心。一句“不要乱动我的玩具”,就那么轻易地暴露了“我”的内心,令读者怦然心动。

  4.童年的心思隐秘而强烈。加拿大诗人丹尼斯·李写过一首诗《我将做一个什么》:“‘你将做一个什么?’/大人问个没完。/‘做舞蹈家?做医生’/还是做个潜水员?’//‘你将做一个什么?’/大人老是缠着问,/好像要我不做我,/该做一个什么人。//我大起来做喷嚏大王,/把细菌打到敌人身上!//我大起来做只癞蛤蟆,/呱呱呱呱专门问傻话!//我大起来做个小小孩,/整天淘气,把他们气坏!”这首直接以孩子口气创作的童诗,把儿童内心深处的隐秘描绘得一览无遗,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小小的对抗。

  (四)浅语:童诗写作的利器

                                 一百个儿童,就有一百种语言

                                                     ——摘自《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童诗的第一读者是儿童,这就决定了童诗语言必须直白、浅近。

  1.童诗语言的口语化。儿童诗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常常是通过一人一事一景,融进儿童特有的想象,表现儿童美好的感情。马雅可夫斯基是前苏联著名诗人,他善于用口语表现严肃的题材和主题。《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节选):“要是你/像只好斗的/公鸡,/一会儿打小妹妹/一会儿捶小弟弟,/你这样的小子/有谁/会喜欢你?!//这不,一个孩子/大声叫:‘不许碰/那些/比你小的!’/好,敢这样/大声说‘不’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好样的!”这首诗的意理,明白如话,一读便知。再看林良的《沙发》:“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坐 请坐’/其实不是/这是一种/‘让我抱抱你’的姿势。”两首童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明了,符合童诗是“浅语的艺术”要求,弥漫着一种或浓或淡的天真气息。

  2.童诗语言的形象化。“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形象就是读者、欣赏者发挥的结果。所以,儿童诗阅读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运用联想与想象,把从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有一首题为《茶叶》的诗:“我不小心碰了一下茶杯/茶叶就像一条条/惊动的小鱼/在水中上下游动/慢慢地水稳了/小鱼又静静地躺在水底。”(常昊)这首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意象的塑造,把茶叶想像成小鱼,十分合理和生动。读了这首诗后,孩子一定会对家中杯子里的茶水的喜爱,培养了孩子对生活细节的一种丰富的想象力,对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物的一种好奇和关心。

  3.童诗语言的音乐性。和儿歌、童谣相比,儿童诗在形式上较少拘束,它注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正如台湾诗人黄基博所言:“儿童诗有韵没韵没关系,念起来很顺口,音调优美,文字有节奏感就好了。”因此,有很多儿童诗并不押韵,但依旧有着节奏的音乐性,那是因为诗歌的分行造成朗读时的停顿,从而形成特有的节奏。《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林焕彰)在阅读时,要让孩子体会到诗人用“两句断为三行”的形式排列,造成了很多停顿。这样就把诗句引向了曲折、跳跃的流动中,使读者好像看见了蝴蝶在花间摇曳的情景。

  4.童诗语言的趣味性。儿童文学本身就是充满童趣的艺术,儿童诗尤为如此。儿童诗的意趣有两个层面的因素:第一个层面是诗人所表现的儿童生活中的特有情趣,第二个层面是诗人的富于童趣的看取生活的眼光和富于童趣的诗歌表现。如台湾作家林良的《你几岁》:“你几岁?/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妈妈叫我乖宝宝。/你家住几楼?/住七楼。/怎么上去?/坐电梯。/怎么下来?/坐电梯。/怎么找你?/请按电铃滴滴滴。/你家的人口多不多?/很多。/一共有几个?/七个。/哪七个?/爸爸妈妈小弟弟,/一个我,/一个九宫鸟,/还有两条大金鱼。”林良是使用“浅语”的儿童诗名家。他的这首诗表现出幼儿特有的思维形式,用单纯、洗练的语言,传递出令人会心一笑的意趣。

 

  五、结语:和儿童诗一起回家

  正如我们教孩子写作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指导孩子进行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也并不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诗人,而是为了引导他们有一颗“诗心”,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去观察、思考、想象,并从中学会表达。在文章结束部分我想引用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一首小诗《冷冻的梦》:“我要把我昨天做的梦,/拿到冰箱里冰冻。/到遥远的一天。/我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我就把这个可爱的美梦/拿出来解冻,/然后把它煮沸,坐下来,/浸暖我冰冷的双足。”这冷冻的美梦是什么呢?就是童年关于诗歌的梦想吧!有人说诗人是种太阳的人,而我想说,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和传递儿童诗的教师也是种太阳的人。就让儿童诗这颗绿色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长大、开花。就让儿童诗的奇异芬芳。如和风掠过心弦,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响起悦耳的回音。

 

  

  作者简介:郭学萍,女,又名“长辫子老师”,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南京 210028)

责任编辑:伏新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