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乡”的名师培养之道

作者:王艳芳 发布时间:2017-06-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33日至4日,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四期)集中研修在该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举办,历时近4个月“精挑细选”出来的20名培养对象,轮流交流个人未来5年的专业发展规划、聆听专业发展引领报告等。“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读书学习、磨课研课会课辩课、集中研修、支教助教等形式,对这些培养对象开展为期5年的培养。”名师培养导师团团长王笑君说。至此,该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工程已经走过了11年,四期共76名培养对象。其间,南通就名师培养的机制、目标、路径和策略等进行了大胆探索,为开启具有南通特点的名师培养之路迈开了坚定的步伐。  

  源起一个追问:第三个“李老师”在哪里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南通教育长盛不衰、高位走强,得益于其近代以来的师范教育传统和整体精良、名师辈出的师资队伍。1902年,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爱国主义者张謇先生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她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南洋公学师范院成为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肇端的三大源头。一个多世纪以来,南通师范教育一直走在改革发展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展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师培养试点工作;连续5年实行单独提前招生;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动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 

  “源头活、名师多、科研强、激励实、师德佳,已经成为南通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说。改革开放之初,南通教育小学界就涌现出“五朵金花”——李吉林、杨秀兰、亓浦香、陈锡珍和张育新,之后又相继培养出李庾南、陶耕培、朱嘉耀等名师名校长,其中,李吉林和李庾南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些名师、名校长的典型引路和专业辐射作用,带动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拔节生长,该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但南通教育人仍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教育的发展,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营造更适合名师发展的生态环境?在李吉林、李庾南这一辈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名家之后,第三个“李老师”在哪里?他们不停探索着。 

  在认真分析全市中小学教师现状的基础上,南通市制订了中小学名师型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该市的名师培养工程虽由行政部门主导,但却坚决抛弃行政思维,转向专业思维,把“培养”看作一种外力,作用是合理加速、科学突破,而不是拔苗助长、包办代替。教师生活在课堂,也生长在课堂,需要长久的滋养,而这些,只有“本土专家”才能满足。南通成立了包括李吉林和李庾南在内、由本土知名教育专家、资深特级教师及外聘学者组成的“名师导师团”。它为名师培养对象提供咨询、指导、诊断、评价等多种专业性服务,并为其搭建学习、展示、交流、研讨等多种平台。事实上,导师团成了在南通市教育局领导下,与市、县、校3级联动培养机制相协调、相匹配的特殊团队。 

  有了专业团队,该市开始把目光聚焦到“种子”的优选上来。已经是第一梯队一期成员的蔡宏圣告诉记者,“种子”的遴选非常严格,经历一次选拔,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都被翻个“底朝天”。 

  遴选标准概括起来有8句话:高尚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观念;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丰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功底;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强劲的专业发展内驱力;蕴含发展潜能的个性心理品质;善于反思、交流、学习、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而遴选程序归纳起来是“过五关”:一是由各县(市、区)、市直学校根据标准推荐候选人;二是由导师团导师审读材料,评审候选人专业发展情况;三是组织候选对象进行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展示与专家评议;四是进行论文答辩;最后,导师团到候选人所在单位对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实地考察。经过5个程序后,由导师团对每个候选对象进行分析、比较,形成综合评价意见,上报教育局,择优确定初选名单。经公示后,确定的人员将成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发展周期为5年,每人配备12名导师。与“第一梯队”相对应的,还有“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分别由县教育局和所在学校培养。 

  确立一个方向: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 

  与一般的名师发展活动不同,南通市的名师培养在一开始就把发展重点定位在理论提升上。但这并不是要求培养对象关起门来读书、一门心思讲理论,而是让他们深入课堂、走近学生做教育研究,用课堂和教学主张及教学风格来说话,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实践者,踩实从经验通向理论的每一寸道路。 

  许卫兵在进入“第一梯队”之前,曾经以“生活数学”“理性数学”“人文数学”等统摄自己的教学研究,并提出了一个“简约数学”的构想,但总觉得有点不成系统,也难有突破。200611月,他成为培养对象后不久,时任导师团团长朱嘉耀带着3名小学数学学科导师对他的培养期五年发展规划逐条审议,帮他梳理出了“铸师魂,保持稳定的职业自觉;明主题,厘定个人的研究方向;重实践,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创品牌,构建系统的专题著作”的总体目标。 

  次年5月,在培养对象常规课堂展示活动之后,导师们对许卫兵说:“要尽快对什么是‘简约’,什么是‘简约数学’进行意义界定。”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许卫兵和他所在学校的几十名数学教师经过半年的实践和总结,初步厘清了“简约数学教学”的界定。第3年暑期研修,导师成尚荣对他说:“对‘简约’的解读,可以从数学本身、教材、教学过程、儿童、教师等角度来进行,尤其要解决好‘简约’的内涵;重视实践,从案例研究中形成操作系统。”导师孙国春说:“‘简约’不仅是对现实教学的纠偏,也是数学的重要特征。”这次研讨,让许卫兵的研究方向逐渐从针砭数学教学现实向探寻数学学科的简约特质转变。 

  2009年,许卫兵“简约数学”专题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海安县实验小学举行。活动结束后,导师们的集中点评让他受益匪浅。次年7月,许卫兵带着个人著作的书稿目录和编写提纲参加第5次暑期研修。为了达到打磨实效,导师团专门把出版社的编辑请到他们研修的地点,与许卫兵进行面对面交流。不久后,他完成了个人著作《简约数学教学》的撰写并出版。2014年,许卫兵“简约数学”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如果说现行的高考政策下,语文、数学等学科出现名师是“理所应当”,那么初中美术教师陈铁梅的成长似乎更能说明名师培养工程的重要性。 

  让陈铁梅印象最深的是加入团队后在苏州吴江七都镇举行的暑期研修。正是这次研修,让她有勇气“晒”出自己的认识:通过美术教育,帮助学生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导师们听完她的介绍后循循善诱:“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此后,她赶紧看书,深入课堂。在多次找导师进行诊断、把脉之后,同年8月,导师团再次来到她所在的学校,听取她的报告,并进行了专题研讨。在不断的争论、指导、肯定中,她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审美人生教育”。从一个个具体的教学选择,到背后理念的挖掘,再到理论的思考,导师的批驳、修正,陈铁梅经历了一条从个人经验到个人理论的完整道路。 

  教师的经验里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他们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或是隐约感觉到了,却一时提炼不出来。因而,提倡“催生”教学主张,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无形的“有”,到有形的“有”,以发现教师们的思想火花,让他们自己有所觉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这群本可以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导师,仍然殚精竭虑、四处奔走。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崔春霞感慨地说:“南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南通名师培养导师团,这是一支不计报酬愿意为名师培养长期付出的资深团队,值得敬重。” 

  落脚一个基础:壮大一批优秀教师团队 

  几年前,通州实验小学教师蒋晓飞在理论研究方面完全是个“门外汉”。而如今,她已经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和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还是该校“磨课专家团队”的核心成员。说起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蒋晓飞认为不得不提的是“王笑梅工作室”。 

  成立于20119月的“王笑梅工作室”,领衔人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校长王笑梅,也是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当年,随着第一梯队一期培养对象的“毕业”,南通教育人越发意识到,在名师所在学校、地区建立以培养对象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来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既是名师培养对象发展进程中的需要,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任务。 

  于是,南通市教育局批准建立了17个以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为领衔人的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王笑梅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每个月都有读书会、沙龙、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周日磨课’‘课程开发’等,让我的视野不断拓宽,实践和理论水平也在快速提升。”蒋晓飞说,让她更自豪的是,如今她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带动学校乃至通州区内教师的成长。去淮安送教,为来自玉树、绵阳震区的教师献教,去陕西、新疆、黑龙江、甘肃等地支教讲学……“在王笑梅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不断书写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成长的诗篇。这样的工作室在南通还有32个!”导师团副团长郭志明自豪地说。 

  南通的名师培养之路越走越坚实。10余年来,该市名师培养工程前3期共56名第一梯队培养对象中,有47人走进省特级教师行列、10人走进“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队伍、9人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人成为江苏教学流派小学新生代代表人物。一大批负责任、高水平、有思想的新生代中青年名师不断涌现,并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南通市各县(市、区)中青年名师的培养工作也有了扎实的推进。南通市崇川区在成立了导师团引导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推出了新老名师结对的“新五朵金花”工程;海门市专门成立了教师研修中心,加大了包括名师培养对象在内的教师培训力度;通州区则持续地推进名师沙龙活动,促进教育科研的普遍开花……许多基层学校也因地制宜,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一个以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带动市、县(市、区)和学校3个层次的、各有目标和机制的名师培养网络正在形成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南通教育将继续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代代传承,代有创新,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育人才。同时,继续坚守‘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导向,努力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郭毅浩说。 

责任编辑:潘磊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