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亮区域名片,讲教育故事”新闻行动系列报道】

一枝一叶总关情

——扬州市实施“普惠+特惠”精准助学采访纪实

    ■本报记者 仇玉坤 董康 见习记者 许妍 特约通讯员 谈雷 柏珏

  在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提到“龙之情”爱心协会,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赞不绝口。由该镇郭桥小学教师万绘牵头组建的这个协会如今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而近20年来,仅万绘一人就资助了93名孩子,累计资助的现金达16万余元。像万绘这样通过个人或集体力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实施助学帮扶的例子,在扬州数不胜数。不过,扬州市的学生助学帮扶工作,却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近年来,扬州市以学生帮扶推进教育扶贫,做到“四个精准”,即“目标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如何确保‘四个精准’?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普惠+特惠’式助学之路。”扬州市教育局局长夏正祥告诉记者,所谓“普惠”,就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定助学政策,该免尽免、应补尽补,做到“一个对象不少、一个项目不少、一分经费不少”;所谓“特惠”,就是以各类特殊学生群体为对象,采取个性化办法,实施个性化帮扶,扶到“点”上“根”上。“通过构建‘普惠+特惠’式精准助学体系,我们打出了教育扶贫的‘组合拳’,让教育公平落地生根,为脱贫攻坚行动锦上添花,让每个学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亮区域名片,讲教育故事”大型新闻行动采访组,近日走进扬州市多所学校,一探“精准助学”的奥秘,聆听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爱心故事。

  构筑体系,寒门学子“应助尽助”

  如今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裴多芬,是扬州市小有名气的二胡演奏者,也是2011年“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之一,曾在2014年扬州市音乐厅“市民开放日”活动中,成功举办了“放飞音乐的梦想”二胡独奏音乐会。这个家庭十分贫困的孩子,成长路上正是有了众人的关爱,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1996年出生的裴多芬,初中和高中均就读于扬州一中宏志班。她小时候,父亲因一次意外事故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就落到母亲一个人的肩头,全家每月只能依靠一千多元收入维持生计。裴多芬钟情于二胡演奏,众所周知,学习艺术是一项花费不菲的“爱好”,买乐器、请导师、上辅导课……样样都需要不小的经济支出,对于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钱从哪里来?幸运的是,在裴多芬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

  “作为宏志班学生,裴多芬在学校除了免除所有费用外,每年都享受到初中生活补助和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还有社会上好心人的捐资捐物。”扬州一中学工处主任严亮告诉记者,比如去北京比赛前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队长沈鸿江赞助5000元比赛费用,退休老工人周爷爷送她一把电声二胡,扬州电视台“温暖大行动”节目及社会各界好心人捐款12500元……

  在扬州,像裴多芬这样家境贫寒又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有不少。在扬州市教育局财审处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近几年,全市按政策累计为学生减、免、补费用12.345亿元,普惠学生621.71万人次。在社会捐资助学方面,2015年,募集社会爱心助学资金419.57万元,受益学生2268人;2016年至今,已募集各类奖助学金304.2万元,受益学生1149人……“目前,我市‘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助学模式已经形成,‘全员覆盖、全程助学、全面受益’的助学体系逐步构建。”市教育局财审处处长赵春喜向记者介绍,以宏志班为例,目前,宏志班教育已覆盖全市11所学校、72个班级、3058名学生,在全国实现了“两个第一”,即全市区域内全面开办宏志班为全国第一,宏志班在校生总规模列全国第一。

  创新模式,更多学生“学有优教”

  本学期,3名澳大利亚外教来到扬州市竹西中学,为该校初一学生开设纯正的英语口语课。近日,记者来到竹西中学,观摩了初一(7)班的一堂外教口语课。让记者感到新奇的是,和竹西中学结成帮扶对子的高邮市车逻初中和甘垛初中的学生,通过一根网线,也在近百公里外通过视频同步参与这堂课的学习。竹西中学上课的情形,被一根网线同步传输到了高邮,两所当地初中的学生不仅可以看到竹西中学上课的影像,还可以参与到课堂中。外教提出的问题,不仅竹西的学生,高邮的学生也可以回答。

  “作为扬州市首批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试点校,我校自2009年起和高邮市车逻初中、甘垛初中以及江都区花荡初中结成了帮扶对子。”竹西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马进向记者介绍,三校学生同上一节课只是网上结对后开展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三所学校还通过部门结对,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结对,教师结对,学生结对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合作交流,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毫无保留地与乡村学校共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是扬州市开展“精准助学”的有力抓手之一。为了让更多学生学有优教,扬州市还通过拓展网上“精品资源”,让学生离校不离教。该市开发录制了“同步课程”“扬州微课”“名师大讲堂”等优质教学资源,供学生上网免费收看。其中,“同步课程”资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材变动及时更新,时刻保持与现行教材同步,所有课堂由名师授课并录制成网络视频,学生、家长称其为“天天见面的好老师”。“扬州微课”覆盖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所有年级,基于电脑端和微信服务号“双平台”架构,学生既可在扬州教育网登录收看,也可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手持平板设备等登录“微信服务号”免费点播收看,热点试题分析、重要知识点讲解等,什么不会看什么,接受名师个性化辅导。假期播出的《名师大讲堂》则以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有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学团队为主讲人,紧跟高考方案的新变化,以同步指导和重点解析为主,始终与高三学生学习同步,打造出一个系统化、常态化的“第二课堂”。

  节假日,学生在家遇到学习困难如何解决?扬州市在全国首创“名师坐堂”助学模式,设立16个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由社区提供场地,教育部门提供经费,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节假日到社区学习辅导站“坐堂助学”,每年有2万余人次的学生不用出社区即可解决学习困难,解决了众多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媒体提前公告辅导教师、学科和时间安排,统一规范辅导站工作流程,指定专人负责辅导站检查指导和工作考核,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教师,促进了辅导质量的全面提高。

  面向需求,弱势群体受益终身

  对于特殊教育而言,除了可以送到特校学习的孩子,还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甚至长年卧床、半身瘫痪……对于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郭志方来说,这些不能到校的特殊学生,同样不应被遗忘。2013年,郭志方想到了办法:建立“移动学校”,让教师上门送教。他带领学校近20名教师成立了“送教上门”服务队。当年,他们根据掌握的信息挨家挨户上门评估学生的残疾状况及需要的服务类型,并确定了37名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

  谈到第一次送教上门,教师谭慧至今仍心有余悸。谭慧说,那是一个下雨天的傍晚,来到双沟镇樊套村帮扶学生萱萱(化名)家门口后,由于极度排斥,孩子父母拒绝给她开门。因为一直在敲门沟通,惹得周围的狗也狂吠起来。尽管十分害怕,但几经周折,谭慧还是通过各方关系找到了萱萱父亲朋友的电话,并恳请他做萱萱家长的思想工作。就这样,谭慧被关在门外近30分钟后终于见到了萱萱的家长。尽管萱萱有脑瘫、自闭、耳聋等多重残疾,但从见到萱萱的第一眼,谭慧就告诉自己“这个孩子绝不能被放弃”。就这样,谭慧“抱”起孩子就再也没有“放下过”。孩子喜欢吃什么,谭慧熟记于心,自己女儿的衣服,谭慧也不忘收集起来带给萱萱。每次往返30公里、每月送教2到3次……就这样,谭慧坚持了3年。“现在,萱萱渐渐开朗起来,变得愿意与人沟通。”谭慧说。

  让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弱势群体”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与帮助,是扬州市“精准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其中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十五年一贯制办学,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育。除对学生开展康复训练、启蒙教育、知识传授外,扬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创“背着一个书包进来,怀揣一门技术出去”的帮扶模式,将职业教育引入特殊教育,结合聋盲学生特点和扬州地方经济区域特色,先后开设玉器雕刻、服装制作、烹饪等职教项目,出路好、就业率高,让一批聋盲学生学有所长、自食其力。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帮助农家子弟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选择就读职业学校,选学一个实用型专业,学到一技之长,也是从根上扶贫。据统计,扬州市15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5.5万人,其中60%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不因贫失学,顺利成长为技能型人才,该市建立了覆盖每个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同时全面推行“三重”教育,即坚持文化与素养并重更重素养、知识与技能并重更重技能、就业与创业并重更重创业,系统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一人、改变一生、脱贫一户、造福一方”为宗旨的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慈善励志班”,就是其中的代表。“自2013年9月创办以来,我们已先后招收四川雅安、湖南怀化等地的贫困学子275名。”该校学工处万代红老师说。就读于该校电子商务班的阳霞告诉记者,自己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一度辍学去深圳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该校有个慈善班能免费读书,就赶紧辞职来报名。阳霞说,自己很幸运,可以走出大山。目前阳霞已被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提前预定,毕业后她将直接进该企业工作。“如果不是可以免费上学,也许自己至今还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工。”阳霞这样感叹。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