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学前教育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纪实

作者:杨溢 姚国麟 发布时间:2017-04-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溢 姚国麟)春天里,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处处春意浓浓。他们的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的做法吸引了我们一行。该区现有幼儿园18所,其中省优质园15所,市优质园3所,省市优质园比例为100%,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就在8年前,该区成立时,还没有一所公办园呢。经过采访,我们总结出他们的三条经验:

  区乡镇齐抓共管,责任到人

  建立“以区为主,区镇(街)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对区域内的幼教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管理,做到合理布局。每年,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都主持召开多部门联席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镇(街)辖区内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要求各镇(街)包保到底、动态监管,并与各镇(街)及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纳入对各镇(街)及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各镇(街)及部门根据目标任务,制订推进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如寺巷街道撤并了区划调整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两个无证园,妥善安置保教人员6人、幼儿97人,对路途远、家长接送不方便的孩子,区科教局专门安排校车负责接送。现全区无一所非法园;为达到每个镇(街)都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野徐镇将辖区内的民办中心幼儿园纳入新农村拆迁改造范畴,区科教局帮助安置保教人员28人,幼儿365人,同时将野徐镇康居小区配套园举办成公办园,9月份已经投入使用。

  公民办一视同仁,同步发展

  为使全区各园同步发展,在幼儿园建设管理考核中,做到了三个“一”。一是硬件投入一视同仁。为激励各园争创省优质园,区管委会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幼儿园发展,对创建成省优质园的园所奖励5—10万元;为推行多媒体教学,2012年,区管委会为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免费配送价值2万元以上的液晶一体机、音箱等。二是师资培训一视同仁。每年暑期,区科教局都组织幼儿教师培训学习,培训费用由区科教局统一承担。三是园所管理一视同仁。每年年初制定考核方案时,都把民办幼儿园一并纳入,在日常管理中“一把尺子”开展各类督导、考核评比,同奖惩同表彰,以提高各园所的管理水平。2015年,全区开展了“最美幼儿教师”和“我心目中的理想乐园”评选活动,综合评定,最美幼儿教师9人(民办园5人),我心目中的理想乐园10所(民办园7所),并在今年全区教师节庆祝会上进行了表彰。

  软硬件同步提升,质量提升

  加强园所建设。一是公办园建设。建区初期,该区还没有一所公办园。近三年,全区共投入2000多万元,按省优质园标准新、改、扩建公办园5所,其中,全额拨款的2所,填补了高新区无真正意义上的公办园的空白。二是小区配套园建设。全区现有小区配套园15所,其中投入使用13所,即将投入使用2所。祥和花园、凤凰曦城、绿地世纪城等小区配套园,都是开发商建好并精装修到位,无偿移交区科教局管理和使用。目前,高新区小区配套园移交率100%,在全市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加强内涵建设。一是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区加大了公办幼儿教师编制投放力度,每年教师招聘计划中,全额拨款编制幼儿教师占比达到30%以上。二是特色建设。高新区学前教育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坚持课程游戏化、教师专业化、管理精细化,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的核心。高新区各个幼儿园坚持用游戏组织课程,并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孩子们快乐学习的习惯。教师专业化是学前教育的基石。区科教局多次开展论文评比、优质课评比、基本功比赛、区角游戏比赛、园长进课堂等活动,并选派城区幼儿园业务园长到中心幼儿园、民办园挂职、交流,不断提高幼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全区幼儿教师每年有10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发表,30多名幼儿教师在市、区基本功比赛获奖等等;高新区现有1名幼儿教师成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幼儿教师成为泰州市教坛新秀,1名幼儿教师成为省优质幼儿园评估专家。管理精细化是学前教育的保证。现高新区各园形成了“一园一特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第一实验幼儿园、蓝天幼儿园、盛和幼儿园、希朗艺术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家长信任度高,个个争先报名,经常出现报名爆满的现象。

  在发展和探索的路上,高新区学前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十三五期间,他们将继续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确保入园率达100%,确保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资格证持证率都达100%,确保专任教师中全额编制教师达到50%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泰州市医药高新区的学前教育一定还会有令人惊艳的成绩,我们期待着。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