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把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沈本领 发布时间:2016-03-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盐城因“盐”而得名,是江苏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辖东台1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以及盐都、亭湖、大丰、城南新区4个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69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21.98万人(市区人口166万人)。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960所,其中建制幼儿园333所,小学318所,初中219所,普通高中54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32所,普通高校5所。盐城自古崇文重教,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保持苏北领先,中等以下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省先进水平。该市在全省率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案例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把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访盐城市教育局局长殷勇

盐城市教育局局长殷勇(中)做客“强富美高”新江苏·教育在行动访谈节目

  ■本报记者 沈本领

  记者:殷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盐城是江苏沿海的人口大市、地域大市,也是苏北基础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之一。您能介绍一下“十二五”以来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吗?

  殷勇:好的。盐城人民素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盐城就在苏北率先实现“两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们围绕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盐城“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服务发展、创新发展,着力提高优质教育的普及度,全面构建较高水平的终身教育体系。

  在学前教育方面,我们围绕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公民办并举大力扩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所有乡镇都有至少一所达省优标准的幼儿园,每万人拥有的省优质园数量从“十一五”末期的0.151所,提高到目前的0.299所,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9%,学前教育从之前的“短板”跃升为盐城基础教育的靓丽“名片”。“十二五”以来,为适应地区人口变化,我们合理调控高中招生规模,一批新四星级高中和三星级高中相继易地新建或原地扩建,全市87.7%的普通高中学生在三星级及以上高中就读。在高等教育、社会教育方面,全市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推进,我们围绕创建地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与驻盐高校积极开展校地共建,策应盐城环保产业,筹建了盐城环保职业技术学院,并推动盐城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资源整合,争取升格举办幼儿高专。

  记者:请您谈谈盐城在破解择校难题、推动教育公平,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殷勇:教育公平作为最大的民生选项,一直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十二五”以来,针对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相对不足和“择校热”持续升温等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我们以推进集团化办学为抓手,以“公正公平”为导向,以“优质均衡”为目标,采取清理规范改制学校,科学划分施教区;推行集团化办学,着力缩小校际差距;推进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硬件条件均衡等有力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杜绝了权力择校、缴费择校现象,获得了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如今,盐城成为一座义务教育没有“条子生”和“缴费择校生”的城市,广大少年儿童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主流媒体也争相予以关注和宣传报道。

  记者: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领域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盐城这几年在推进教育领域改革方面好的做法和主要成效。

  殷勇:近年来,盐城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一些领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还不完全适应。为此,我们重点抓了四方面的改革:一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推动成立由盐城工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牵头,行业协会、各类企业、相关学校等自愿参加的六大职业教育联盟,实现职业教育和生产实践深度衔接、协调共进。目前,已有28所市内外大中专院校,103家相关行业企业,53名市外专家参与联盟建设,职业学校的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二是试行教师公开招聘新办法。去年上半年,我们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首次由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采用“市县联动,以市为主统一笔试,县(市、区)单独组织面试”的方法公开招聘787名新教师,盐城也成为继南京后全省第二家启动新教师招聘工作改革试点的省辖市。

  三是推进乡镇幼儿园“三独立”。加强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支持多种体制幼儿园发展,推进乡镇幼儿园“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财务核算”,切实缓解乡镇幼儿“入园难”问题,满足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四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针对近年来全市中考中招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偿招生、虚假招生、恶性竞争现象,我们建立“政府主导、教育统筹、部门联动、市县协调、学校配合”的招生工作新机制,全面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一管理,由市招委统一组织考试和招生工作,市招生考试中心统一扎口、全面负责全市各类招生录取工作。

  记者:盐城作为人口大市和劳动力输出大市,有不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请问盐城在关爱留守儿童和扶困助学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殷勇:盐城义务教育阶段共有留守儿童11万人,规模较大,其中城市留守儿童约占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70%。留守儿童现象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得到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工作职能,积极关爱留守儿童,成立教育系统“红烛彩云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大队、“红烛万年青”离退休志愿者服务大队等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动员和组织学校在职教师、退休老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全市现有3.2万名红烛万年青志愿者组成帮扶小组2000个,帮扶留守儿童1万多名;有3000多名“彩云妈妈”结对关爱2万多名留守、孤贫儿童,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

  近期,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关爱工作,实施“彩虹工程”,完善关爱工作体系。在全市组织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彩虹工程”,建立健全“家庭尽责、政府帮扶、社会关爱”的工作体系,并将出台一系列工作举措,确保留守儿童关爱对象全覆盖,关爱网络无盲区,关爱举措无缺位。

  记者:“十三五”期间,盐城教育有哪些重要的改革思路和发展举措,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殷勇:“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部署,坚持把促进社会发展、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更加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率先实现省定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要求。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重点采取“六大举措”推动教育民生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活力教育、优质教育、和谐教育、幸福教育”。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二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三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深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六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我们将围绕“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任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通过深化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举措,不断提升各类教育的内涵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