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带来更多“人才红利”

作者:蒋廷玉 耿联 发布时间:2016-03-25 来源: 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新华观察

  中国江苏网3月25日讯  “江苏最宝贵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大的优势是科教人才优势。我省现有5000多万劳动力,其中有1000多万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果经过持续努力,使这个比例再翻一番,那将会为我们带来多大的红利,创造多少价值啊!”昨天上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领导对教育人才红利充满了憧憬。与此相关联,今后五年江苏教育走势如何格外令人期待。

  基础教育“红包”:刚性扭转应试教育导向

  在人的一生中,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历时时间最长,关联度也最高。我省基础教育阶段有近1.4万所学校、超过1000万名学生,今后五年走向如何颇令人关注。

  持续用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明白做人的道理,锻炼健康的体魄,培育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省领导指出,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跑偏走样,学校无奈、老师委屈、家长纠结、学生可怜。究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导向尚未根本改变。“如果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心理素质、健康状况下来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现代化。”

  此次会议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有刚性要求、硬性措施、严格监督。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根据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特点,强化体育、美育、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把课程开足,把教师配强。要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对下达升学指标、课外补课等现象,该禁止的坚决禁止,该管理的管理到位,让中小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了解社会,享受少年儿童应有的欢乐。

  江苏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很高,均保持在97%以上,“有学上”的问题已经较好解决,下一步重点是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将以师资均衡为重点,通过教师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办法,不断缩小校际差距,从根本上减少择校需求。

  职业教育:造就一批“现代鲁班”和“大国工匠”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受到社会认可,不仅可以改变整个教育生态,而且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省职业院校毕业生中,近70%在市县就近就业,90%以上在省内就业。江苏职业教育基础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发展也不平衡:一些职业学校遇到不少瓶颈制约,主要是专业设置与产业实际脱节,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企业现实需要,有的缺少高水平实训基地,有的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存在“黑板上开机床、图纸上造产品”的现象。

  当前,江苏正在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紧紧跟上。

  此次会议要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又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走进课堂、走上讲台,打通教师在校企间“双向流动”的通道;加快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步伐;消除职业院校毕业生求职中的各种歧视,全面推进中职学生免除学杂费;省有关部门定期发布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报告,促进专业与区域产业高度吻合;制定《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化合作;逐步扩大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造就一批“现代鲁班”和“大国工匠”群体。

  高等教育:在“两个一流”建设上求突破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江苏现有137所高校、187万在校大学生,是全国高校数和在校大学生数最多的省份,“双一流”建设格外引人关注。

  “高等教育要在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上求突破。”昨天的会议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要有雄心壮志,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以免错失历史性机遇。

  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目的是抢抓国家实施“双一流”计划的重要机遇,推进高校特色化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力争一至两所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一批高校在全国争先进位。

  世界一流大学处于“金字塔的塔尖”,毕竟是凤毛麟角。我省绝大多数高校将在特色发展上下功夫,在提升水平上求突破。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总的考虑是,对进入国家“双一流”计划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予以大力支持;对具有综合优势的高校,整体扶优扶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支持我省高校在特色发展上求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高校群、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群。

  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中,我省将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推出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创建若干国家级实验室,为江苏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记者 蒋廷玉 耿联

  原标题:让教育带来更多“人才红利”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