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特聘教授 > 教授风采 > 正文

周 亮:始终把为人师表、传道授业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周亮,男,1981年11月生。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为人师表、传道授业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周亮始终把为人师表、传道授业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周亮承担了本科生“信号与系统”、“通信工程导论”、“信息导论”和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周亮的每一节课都经过精心准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在讲台上,周亮始终情感饱满与真挚,讲课既严谨又通俗易懂,将枯燥的技术讲得妙趣横生,细致的安排使得学生对学习更加积极,对知识的渴求更加强烈,学习能力的锻炼也更加充分。

  此外,周亮把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在法国高师读博期间,周亮曾选修在国内已经学习过的《高等数学》等课程,这对他触动很大。在课堂上,老师用很多时间来讲述数学家的思维,讨论如何思考问题,如何一步步处理问题并进而得出结论,最后才会涉及到计算和应用。现在,在对于学生的指导中,周亮也在尝试着这种启发式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力。

  近三年来,他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与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专校院信息应用服务创新竞赛最佳创新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家江苏省一等奖、省级毕业设计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8项。

  严慈相济、行胜于言

  周亮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每周的组会中,每位同学都要对近期工作汇报和展望。这时,他是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对学生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他们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他经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强调做学问首先要踏实严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学生没有进展或者做研究遇到盲点时,他会循循善诱,带领同学一起克服困难。

  周亮是一个耐心的教导者,即使对本科生的课外课程设计,他也进行认真细致地指导。大到课题思路、架构,小到报告的参考文献结构、标点符号,字字斟酌。在完成课外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能局限于此,而是目标长远。在他的教导下,他所指导的本科生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篇,EI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

  行胜于言,周亮用行动来诠释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他对待学生更像是朋友,被学生亲切地称为“亮哥”。他会随时指导学生,差不多每月都会组织实验室同学课外活动,与学生促膝长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同学们常说:“与周亮谈话时,他总是给我希望,即便是他很苦恼时,也不会把这种情绪带给你,总是给你信心”。

  勇于探索、开拓进取

  周亮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通信。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申请中国、法国、德国专利17项,提交国际标准提案4 份,并多次获得国际学术奖。此外,他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活动。现担任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多媒体通信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受邀担任多媒体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 Multimedia, 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等5个SCI期刊编委(Editor), IEEE Systems Journal等4个SCI期刊的特邀编委(Guest Editor)。担任国际会议/分会/研讨会主席17次,国际会议主题报告(Keynote Speaker) 4次,国际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67次。

  近年来,周亮不仅在学术前沿探索方面获得了较为丰硕、渐成体系的理论成果,也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现了泛在环境下无缝、实时的多媒体通信,较大地提高了异构无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和业务服务质量,满足了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高体验的需求;提出了针对车联网多媒体业务的跨层资源管理机制,设计了基于联控信息服务模块的高速车联网服务与在线通信解决方案,从而为实现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奠定了基础;提出了针对水下多媒体通信的基于分布式多媒体编码技术的侦测和安全代理机制,有效避免了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为水下多媒体通信平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颇具参考价值的系统构架。

  团结合作、服务奉献

  周亮积极投身江苏信息化建设事业中。他与江苏电信、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等单位合作,带领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江苏省远程电子医疗”系统,实现了对海量多媒体信息的智能管理、多域联动和高效融合,为远程精准诊疗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系统目前正在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系试用。

  在行政管理工作能力方面,努力做到四个“服务”:1. 对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优势互补与共享”服务,发挥1+1>2的效果;2. 对年轻老师提供科研辅导服务,引入科研导师制度,使得年轻老师能尽快进入角色。3. 通过对科研平台进行梳理,做到项目孵化服务,做到资源共享和整合以便于联合科技攻关。4. 构建学术研究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作为主要参与人,成功申请到国家“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实现学校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依托于学院的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分验收通过,成为教育部首个物联网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学院科技项目数、经费数、SCI论文数、获奖层级与数目、授权专利数、产业化经费等方面“上台阶、上水平”。

  此外,周亮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现担任江苏省侨界青年总会副会长、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组长等职务。他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号召、帮助海外优秀青年回国报效祖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