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特聘教授 > 学校经验 > 正文

江南大学特聘教授情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1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一、特聘教授的总体情况 

江苏省特聘教授是省部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江南大学历来非常重视该项目的组织申报,截止2016年学校总计入选8人,其中4人为海外引进(1名入选排名江苏前5),4人为本校培育。通过江苏特聘教授项目的引培,不仅给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项目,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对学校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及团队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举措与成效 

  (一)加强海外人才延揽,构筑新兴学科人才高地。 

  ①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新兴学科发展。近年来,学校通过媒体、专业学术期刊;国际交流、校际交流等学术活动;海内外校友、侨联寻求信息;加深团队引进等多种渠道引进优质海外人才。近5年引进的510位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或1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者占比达 36.3%,糖化学团队的建设是其中的典型。糖化学是学校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新兴学科,汇聚了来自日本、德国的多名海外人才,平均海外教育科研工作经历15年,拥有中组部青年千人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双创人才7人。2013年,该平台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马克思-普朗克学会“国际伙伴联合实验室”(目前中国共有10个官方批准的马普联合实验室项目,主要分布在中科院系统及985高校)。2014年学校通过江苏特聘教授项目全职引进了日本大阪大学外籍博士藤田盛久,当年藤田博士又成功入选了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在糖化学领域的国际声誉和学科水平。 

  ②促进发展理念的转变,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在省“特聘教授”的示范带动下,学校先后出台了《江南大学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用于人才引进的专项资金累计达到1.4亿元。各学院进一步强化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逐步从被动要求向主动突破,从具体指标向内涵提升转变。2014年,我校通过江苏特聘教授项目引进的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工业研究所吴志猛博士。来校后,吴博士与来自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4名平均年龄仅38岁的新引进海外教师依托学校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跨学科交叉组成建研究团队,并成功申报了2014年的江苏省“双创团队”,获得300万元科研资助。该团队突破了我校传统的团队组合模式,突出体现了青年教师在交叉合作与协同创新中的成效,为今后青年教师跨学科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加强本土人才培育,提升优势学科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围绕重大原创成果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加强本土人才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首批入选江苏特聘教授陈卫是学校培养的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其开展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乳酸菌的资源发掘与整理,益生菌生理代谢与功能机制的解析和优化,益生菌与环境及宿主的互作,益生菌对宿主的健康效应,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等方向。入选江苏特聘教授后,陈卫教授完成的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同时陈卫教授发现了一种具有生物减除镉功能的益生菌,并开发了相关具有缓解镉毒性功能的益生菌发酵食品。该专利菌株已在北京和美科盛、苏州摩卡等7家乳品及生物科技企业实现生产应用。基于本专利的核心技术,对上下游产业技术进行延伸,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5项。在本专利的基础上,陈卫教授团队围绕“益生菌减除重金属”设置专利保护网,对核心技术的扩展技术申请国际专利5项并已通过PCT实审,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期入选的胥传来教授主要从事品毒理与安全性评价、食品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与监控、饲料安全与分析领域等方面的研究。在特聘教授聘期间,其研究团队构建了金纳米棒的程序化组装超结构,发展了DNA高灵敏检测新方法,灵敏度达3.7aM,在纳米材料可控组装及DNA手性传感检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该研究为实现食品、环境及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单分子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基于以上技术,胥教授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ttomolar DNA detection with chiral nanorod assemblies”的研究论文。因其在食品安全与生物检测领域的研究贡献,在聘期内同时受聘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敬教授,主要从事酶制剂发酵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2014年获聘江苏特聘教授后,2015年又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三)助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获聘的江苏特聘教授不仅在科研及学科建设上助力学校发展,同时还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陈卫教授主持的教改课题“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通过实施“3+1”的“工程化”、“国际化”、“学术型”、“创业型”四大类个性化人才培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实施导师制、建立开放实验室、设立课余研究项目等方式,有力地支撑了研究性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教改课题“轻工食品学科研究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所授的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课程入选江苏省英文授课精品课程。作为指导老师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一届)并荣获二等奖1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研热情。 

  (四)通过以才聚才模式,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 

  通过“江苏特聘教授”项目的实施,催生了“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的人才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陈卫教授和胥传来教授分别作为领军人才组建成立了“乳酸菌理论与技术”、“食品安全”创新团队并先后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成员中,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入选“青年长江学者”、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入选省“333工程”第二层次、3人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其中,特聘教授陈卫团队引进的李海涛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并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多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消化道慢性疾病及肿瘤高风险人群的膳食干预以及相关功能性食品研发,经过团队的培育,也成功入选2015年江苏特聘教授及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实现了“一个特聘教授引培又一个特聘教授”的学术佳话。 

  陈卫介绍

  陈卫,男,1966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荣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

  陈卫教授在功能性益生菌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成果,引领了我国益生菌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发展,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益生菌--植物乳杆菌ST-III,攻克了益生菌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我国益生菌及发酵剂长期为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研发的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在多家乳品龙头企业获得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植物乳杆菌ST-III成为世界三大知名益生菌,应用企业光明乳业的明星产品“畅优”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已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年产值达到数十亿元。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2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7项(包括国际专利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领导江南大学“益生菌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成为国家教育部、科技部重点科技领域创新团队,担任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食品领域主题专家和益生菌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并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长、亚洲乳酸菌联盟执委,与英国Norwich食品研究所(IFR)长期合作建立了“中-英益生菌联合研究中心”并获英国政府资助。

  陈卫教授严谨求实、刻苦攻关、科研报国,为食品学科和食品行业的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业内有重要影响的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家,参与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及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若干部门的规划、调研和战略咨询等工作。领导的研究团队与上海光明乳业、南京奶业集团、北京和美科盛、苏州摩卡生物、无锡华顺民生食品等公司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同时带领江南大学食品学科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蝉联全国一级学科评估食品领域第一名,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食品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集体接见;2015年陈卫同志还作为食品科技战线的代表,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