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最美幼儿教师 > 徐州 > 正文

王 嫱:平凡的生活 不平凡的追求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平凡的生活 不平凡的追求 

——徐州市云龙区孙店教育幼儿园王嫱老师先进事迹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这一职业往往给人心里沉甸甸的感觉在所有教师中幼儿教师也许是天底带“师”字这一行中最苦最累也是最甜的职业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幼稚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幼稚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如同春风化雨滋润大地一样,能给予那些稚嫩的心灵以营养,哺育他们茁壮地成长。为人师者,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一批又一批的家长,收获着不为人知的快乐,感动和成长。 

  王嫱老师于20138月到孙店教育幼儿园这所农村幼儿园工作,目前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每次和她聊天,她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可蓦然回首,她以为人师有十几个年头了。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她只是一名平凡的、普通的幼儿教师。每一次,她都说感谢领导对她工作成绩的认可,感谢同事对她热情的帮助与鼓励。她深深的知道,在她的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老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她只是所有幼教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努力地做着她应该做得事情。 

  一、倾心教育、无怨无悔 

  2001年幼儿师范毕业,王嫱老师怀着对教师的无限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做了一名快乐的幼儿园教师。在条件优越的市直属幼儿园待了十几年。2013年通过区政府的一次招聘,她来到了距离104国道南面约2里路之久,一所在建偏远农村幼儿园。在报考之时,她一直以为,所有的幼儿园都和她以前待过的,参观过的,听到的幼儿园一样,园所可能是小点,路途是远点,家长的文化程度也许低点等等,最重要的是--应该和原来的园也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工作环境由原来的城市中心转到偏僻的城中村,第一天去园所报到时,她就和另外一位王闽老师整整在冬天的国道上走了将近三个小时,问了又问,没人知道有一所在建的公办幼儿园。心里想,是不是找错地方了?费了好半天的劲,终于找到了地方,她们俩站在门口就发起了呆。虽然是在施工中,从村口到园所,要走一站路,水泥路上坑坑坑洼洼的,然而这些对她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问题是她们没有地方办公,好不容易园长在施工队的办公室找到了一席之地——破旧的屋子,屋顶上是没见过的树木柱子,黑呼呼的草泥顶,不时从上面掉下来点东西,四面没有窗,十一月的寒风呼呼响着,用剌耳的呼啸声打着特有的招呼。面对旧的不能再旧的桌子,一个快掉完漆的长条椅子,她有种立刻想辞职的感觉。从村口走到上班的地方,鞋子上面就沾满了白茫茫的泥垢。在建园的这段时间,中午没有午餐,而且这里没有食堂,没有超市,没有小商店,如果要买吃的,就要到离这三站路的集市上。为了能吃上一口热饭,她就天天和施工队的阿姨拉家常,在他们做饭的时候顺便能把自己带来的午餐热一热。在园舍建设的时候,还要进行招生工作,村与村之间,距离真的是很远。走了半小时,看不到一户人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天天穿梭在村庄之中,看到的是一张张没有表情的脸,听到的是不信任,带有嘲弄口气的话语。在这里,家长要求的是吃饱,不是吃好;要求的是四块钱吃一天,而不是吃的营养;在这里,听到的是入园时,费用是否便宜,能再打折?你们这教学写什么字,数字是一百以内,还是二百以内。小班就要学写字,上课的内容是语文还是数学,这里没有所谓的思维开发,没有早期教育,这些都是她从教十几年中,第一次听到的话。很多时候在你很有礼貌的介绍自己园时,都是别人把她当空气,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后来当地的老师告诉她:你去招生的时候,要先说这是公办的,是公家办的园所。这样人家才会听你说,还有你不要说普通话,人家听不懂,她当时不以为然,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要把这话说出来,看着她们这样说了以后,家长就可以站着,认真听你说的时候,她真的是一个无语,无语之后,是学着适应,可是心里却是欲哭无泪。每当她笑咪咪地把宣传单递过去,回应过来的是:我们没钱,能免费吃几天吧。我们试几天,看你们那行吧,能行就上,不行拉倒。尤其是年龄大的家长,口头语带的不少,虽没恶意,却让人听的不舒服。克服着不信任,私园的遍地开花(交学费,赠送四件套,赠送园服),同时还要面对这里教师群体结构特殊,师资配备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开园时仅仅只招收四十多名幼儿。 

  针对这些不足,王嫱老师毫不气馁,她善学善思、敢于创新,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她以自然生态为载体,努力挖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把孩子们一次次带入自己的“梦幻乐园”。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孩子的感性经验,敢于突破,把生活化的新《纲要》理念真正地融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的种植地,园外的农田,美丽的护城河,现代化的新农村,休闲趣味农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教育的活教材,孩子与老师体验中收获更多,扩宽了我们的教育范围,开阔了孩子的视眼,对孩子情感的培养,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以农村特色的材料为装饰幼儿园环境的主材料,既节约了资源,又达到想要的效果,打开了教师创作的新思路,促进了家园合作,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对老师的认识。环保、朴实的材料为我们创造出了很多的精彩:比如,农民丢弃的菜杆,经过老师的巧妙加工就成了艺术品,散发出特有的气息。稻草、南瓜、葫芦等都在老师的巧手下,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区域设置中添画绚丽的一笔。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的幼教事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教师的先进品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铺上了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二、以身作则,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王嫱老师除了负责教学工作、后勤工作外,还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在教育幼儿时,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幼儿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在这里有些家长,护子情况相当严重。只要是是认为别人碰到了自己的孩子,哪怕是再小的孩子,也会撒泼以待。有一次,刚开园时,她所在的小班,有两位小朋友在家长送来的时候,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不小心碰到了一起,孩子们也只是面对面的笑了。在大家的眼中,这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没有想到,其中一位屠子豪小朋友的奶奶立刻冲进来,指着另一位孙峻浩小朋友破口大骂,并且威胁着说,要把孩子的手剁掉,原本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三岁多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得反抗,眼睛立刻充满了泪水,就象一只待宰的羔羊,呆站在那里,她立刻冲了过去,把孩子护在身后。并且请班里的老师立刻把那位歇斯底里的奶奶请到办公室去。她抱着孩子,轻轻的拍着,让他把心中的委屈哭出来。想尽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等到孩子的情绪平复了以后,她找到了这位奶奶,在奶奶的情绪也平静下来以后,她耐心地和奶奶交谈,并且引导奶奶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孩子被别人的家长这样对待,您会怎样。那位奶奶明知理亏,还嘴硬地说:“我们是亲戚,我平时也就这样骂他的。”王嫱立刻沉下了脸,严肃地说:“这里是幼儿园,只有老师和孩子。任何人,不准在这里骂人,尤其是那么小的孩子。不要以亲戚关系为借口,训斥别人的孩子。”奶奶的情绪平静下来。开家长会时,王嫱老师再次强调在幼儿园没有亲戚,只有老师和孩子,任何人不准在班里批评孩子,指责孩子,有情绪可以冲着老师说,我们会解决。这样的做法,获得了家长的一致认可,也赢得了家长的心。 

   她严慈相济,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孩子,维护幼儿权益。对于发展较慢的孩子,热心对待,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有的孩子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问。她就积极利用每一个过渡环节,和他们说说心里话,抱一抱,亲一亲,闹一闹,让孩子从心里接受她。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的同时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每一位新生她都走到家中,进行家访。对于家庭困难,留守儿童做到心中有数。为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的不同,获得家长配合,她多次家访耐心细致地做家长的工作,一次不行,找机会再来一次。说服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克服小学化倾向。她平时认真观察孩子和家长言行,把握他们的心理,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为了对留守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微信交流,平时常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切实帮助孩子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根据幼儿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20146月,学校创建市优质园,学校将整理资料的重任交给了王嫱,她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却是第一次进行资料的收纳和整理。初次看到市优标准的条例时,她愣是没看懂。俗语说的好:只要有心,铁杆磨成针。看不明白,她就打电话去询问,有时同一个资料要问上半天,有时上网查资料,呈现出来的是不同的答案。从申报到上交申报表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资料的整理也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她只好厚着脸皮,利用下班的时间堵在了科长的办公室门口。拿着打印好的市优资料,一条一条的详细询问。遇到不懂的,就把它记下来,一点一点的找时间去问,去查找。因为开园初,孩子少,老师少,人手配备的不足,她尽量不把资料的工作放在老师身上。与此同时,和她一样,园里所有的老师都没有这一方面的经验,交上的资料不是格式不对,就是所填内容不相符。怎么办?让老师相关的常规表格时,她先做好范例,让大家心中有数。为了确保资料的格式统一,每一位老师上交资料时,她都一页一页的检查,一行一行的修改。面对没有保健老师,从没接触过保健这一方面的她,在营养计算方面犯起了难。在市中心的幼儿园,都采用了计算机系统计算,而在这里,根本没有这种条件。怎么办,她直接把资料搬到了一位认识的保健老师家里,厚着脸皮,利用周六,周日时间,跟着老师一点一点的学,回到家里慢慢的琢磨,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她学会了手工计算的方法,圆满完成了保健室所有资料的整理。在面临只有短短二周就要进现场评估时,园里接到了要立刻接收一个私立园的消息。从周四接到通知,到周一的接收孩子。不仅仅是人力,教室,资料的重新梳理。还要面对着,私立园孩子的常规,家长的不满,私立园老师的沉默,都让她手忙脚乱。刚上了轨道,负责教学考核资料的王闽老师,因为保胎,临时请了假。因为事发突然,她的许多资料没有完善,还没有来得及交接。在面对进现场还有一周的时间,她和园长互相配合,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把教学考核资料补充完整。在进现场的倒数最后二天,每天都是十点才从园里下班回家,回家以后继续加班。省优质园时,面对人手的不足,她默默地独立负责所有资料的准备的整理,归档工作。在园里时间不够(公交车最晚一班车是六点),就把工作带回家做。每天凌晨二点才能休息,早上六点起床,早早赶到园所,在路上,思索,检查自己所记的笔记,想着把今天的任务布置下去。面对老师上交资料时,要一页页的检查,翻看。认真核对每一个文件的格式,同时还有开展园所的宣传和开放活动。为了减少老师的压力,她尽量减少她们的工作量。只要是自己能完成的,就不会给老师。怕老师的心理压力大,她就针对心理负担重的老师主动交流,解决她们的问题。面对老师的错误,她说:没事,没有人一开始就做干得好。为了让老师心里更舒服的接受,她总是这样说:你觉得这样做---,是不是更好一点?在整理资料同时,还要兼顾班里的工作,面对家长做工作。班里的布置,区角材料的准备,园所工作的宣传,一样也不能少,一样也不能拖。配班老师因为家庭问题突然临职时,她还要面对着“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彩排。因为是园所第一次过“六一”,许多家长特别重视这项工作,同时也是进行园所宣传的好时机。可是时间只有三周多一点,没有配班,自己上。孩子分批休息,她顾不上不休息,分批进行排练。嗓子哑了,天天吃着药,坚持着。脚扭了,就光着脚进行排练。时间不够用,她说服家长,每天义务加班进行孩子的节目排练。在短短的将近一个时间,她排出了五个节目。别的老师都说:你疯了,也只有你能做得到。看到家长的满意的笑脸,孩子的开心笑容,她说这一切都是值得。 

  201511月,幼儿园不仅仅面对省优的现场评估,还有省游戏化课程基地的申报。因为是省优和课程游戏化同时进行,压力特别的大。评市优质园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心里有一定的底气。但是省优的标准和要求更高,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这块骨头硬是靠着不服输的劲带领全体教师整理档案资料、布置环境、自制教具玩具把它啃了下了,可是课程游戏化到底是什么?这是有一项重要任务,她自费购买了许多的相关书籍进行阅读,一边学习,一边填报着申请表。第一次上交的申请表已经修改了十几次,可是面对的是省里专家的评估,申报的内容还是远远不足。通过培训,她在第二次填报时增加了对六个支架的解读。可是缺少有力的课程支撑,通过专家一对一的指导,又进行了第三次的整体整改。每天不到凌晨二点,是不能休息。因为过敏,她的眼睛充满了血块,许多老师都劝她请假休息,可是申报工作不能拖,她坚持白天吃药,下班打水,回家加班,进行第三次的整体修改。有一次,她开玩笑的跟我们大家说:“我可以写书了。我现在已经写了35万字了。”大家都以为她在开玩笑,事实是她真的没开玩笑。一份申报表是一万多字,整整修改了十次,上交第一稿。通过培训,专家指导,返工重写,整整二十多遍,所有的字数加起来真的有几十万字。因为天天面对电脑,她的手腕得了腱鞘炎,两个大拇指上贴满了胶布,手腕上裹上了厚厚的止痛膏。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从不叫苦,不叫累。大家都说:王嫱简直是一位女超人。 

  她也努力探索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她一直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最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她说要让德育教育渗透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针对现在孩子缺乏责任感和爱心两大弱点,她积极在开展以我长大了,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进而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  

  三、我们拥有同一个家 

  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有缘人,她相信缘分,珍惜缘分,守望着与每一位教职工共事的幸福。每一位同事有困难,她都伸出援手,有一次,她发现新来的保育员-尹小琴,一整天忙着工作没喝过水,立马去办公室拿了个纸杯倒上热水,亲自端给她,并要求其多喝水,她把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当成了自家的亲人,用心的付出,才会觉得什么都是应该做的。因为把团队的每一位都当成了自己的姐妹,所以她心甘情愿。为了让团队有业余的休闲活动,她忙着策划,找老师主持活动,与老师们布置会场、和老师们一起游戏,为同事们拍照留念,惟独可惜的是在大部分全家福中总缺少了她自己,那是因为她在当摄影师,有人建议换人拍时她总是笑着说:“以后有机会的。”可是几年来,在相册中总少了她的身影…… 

  尽管有时她的付出得不到正确的理解,有时她的随和得不到有效的回报,有时的“自做多情”无人领情,可她还是幸福地享受着团队一家亲的幸福。 

  四、投身教育科研、做研究型教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新园开设时,就在园长的建议下,积极探索周边环境,以生态课堂的开展为基础。并在2014年她成功的申报了区级课题《依托自然资源,开展生态课堂研究》,2015年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生态课堂与科学课程有机整合的》十二五规划课题。撰写的相关论文获了得省,市论文评比的二,三等奖。 

  由于园所教师配备不足,年青教师居多,没有相关的教研经验。于是她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多方寻找教研材料,为了让老师快乐学习,她用影像资料言简意赅进行研究学习。为了让老师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通过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面对老师的不懂的地方,一遍遍的指导。有些老师不知道什么是说课,她就找到范本,打印出来,利用午休时间,面对面的个人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幼儿园的生态教育打造为特色学科。 

  五、终身学习、做智慧型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老师要做一个储蓄罐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时时提醒自己吸收新知识,她从不以自己资历老,经验多,就自满。她经常随时向其他的老师们学习,常与同事交流。经验就是财富,虽说这些东西不能照搬,但是善于借鉴往往能事半功倍。多听课真好,不管是老教师的课,还是年青教师的课,对我都有帮助。听课时要多思考,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差距,她常说每听一节课都会有一些启示,有一些收获,包括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堂组织等各方面。 

  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她常说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只有自己通过学习,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才有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智慧和基础,才能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定要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用力做事,可以做成,而用心做事,可以做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她不是伟人,也不是学者,她就是一名扎根农村的普通的幼儿教师),她愿在这片热土中播撒爱心!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她都将一如既往。将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她坚信,今天用爱心浇灌的树苗,必将在明天成为国家的栋梁!

责任编辑:汤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