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师生心灵的那盏“灯”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卞加花先进事迹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未忧。”这是卞加花老师的座右铭,也是每次执业辅导会议上卞老师都会传递的思想。
2016年5月28日是护理专业学生们毕业前的一场大考,为了迎接这场考试,学生们焚膏继晷。故障灯灭时,他们用手电筒照明看书;天气炎热时,他们衣衫湿透汗如雨下却依旧没有退缩。
“考不到护士证,学生工作没法找。”这是决定着学生们命运的一次大考,相比于前几年的考试,今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形势更加严峻,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忧患。机考体制的改革、执考内容的更新都让所有人感到懵懂困惑。学生们担心着关注着并努力着,同时,还有另一个人也在为这场考试兢兢业业,殚精竭虑。
她,就是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护理系的教师卞加花。
卞加花老师是《护理学基础》的专业教师,1992年工作的她是拥有着高年资的老教师,还有着“副教授”“护理专业带头人”“基础护理学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等头衔。然而,拥有着这么多特殊身份的她课时却比年轻的老师多,并且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自2008年起她便一直承担着执护考试负责人的重任。
工作中她就说过这样的话:
她说:做人,要细;做事,更要细。面面俱到,无微不至。
身为责任人,就要比普通老师想得更多更周全,做得更多更细致。课余时间里,她关注着学生们的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一切忧虑。有的学生因为考前思虑过重,卞老师对她们进行思想上的开导和纾解;有的学生因为招聘事宜担搁了学习,卞老师便特别关注这类学生的知识盲点,从而进行及时的加强和复习。
她认为,做小事,成大事。只有细心地发现了学生们的难题,解决了她们这些忧虑,她们才能够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
她说:做人,要真;做事,更要真。杜绝投机取巧,拒绝混水摸鱼。
考前两周,普通辅导老师已经结束了她们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开始投入了自己复习的阶段。然而,新的问题出现。学生在自学期间遇到的专业问题需要老师解答,同时,各班自学复习所在的教室分散在全校各地,涵盖范围大。考虑到这样的现状,卞老师毅然选择走访各个教室进行答疑。益智楼、远志楼、玉竹楼……无论楼层多么高,无论夜色多么黑,我们总能看到她看似瘦弱实则坚强的身影,总能听到她温婉动听、细腻如鸣的答疑声音。
她说,既然学生需要我,那么我就在。
每次到了一个班级,卞老师都会倾尽全力帮助到每一个同学,从不因酷暑暴雨而有丝毫的偷闲取巧,从不因无人监督便混水摸鱼、空挂虚衔。盘旋迂曲的阶梯上有她,喧嚣冗长的走廊里有她,无论她走到哪里,只要有学生咨询问题,她总能停下步伐,认真解答。
她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终不解矣。而身为老师,既为解惑,必不能敷衍了事。她总是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情完成每一个肩上的任务。
她说:做人,不仅要严于律己,还要心胸宽广,乐于助人。
古人云: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做人,要律己,还要爱人。
身为护理专业人员,护士服是神圣无私的标志。一旦穿上护士服,便有着无法抗拒的使命感,便会体会到南丁格尔的无私奉献、慎思笃行的精神。为了传递这种精神,卞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每日身穿整齐的白色护士衣、裤,使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感受和学习南丁格尔高尚品格。
不仅如此,随着新教师的日益增多,培养高素质的新教师也是卞老师肩上的重任之一。她所带教的新教师数量在全校中首屈一指,在综合测评中,这些新教师的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基本上每个新教师都被评为“优秀见习期教师”,她本人每次都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就是这样一个细心做事真心做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的教师,得到了学生毕业后这样的评价: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里回荡着所有点点滴滴,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一张与卞老师的合影。她是我最敬重的老师,满脑海都是她奔前跑后的情景,我想多年以后记忆里能回想起她还是那张面带慈爱的笑容,如妈妈般充满爱。
执业考试结束了,学生们陆续离开了学校,而卞老师的教学任务却还在进行着。五六月的天气像是阴晴不变的婴儿,大雨倾盆后空气还夹杂着淡淡泥土的气息,阴沉的暮色也被漫山葱郁的绿渐渐地掩去了光华,原本喧嚣的教学楼与夜色融合起来,显得静谧悠远。
然而,益智楼和玉竹楼之间,一个穿着白大褂的朴实纤瘦的身影却依旧迎风凝立,如明灯一般照亮着学校师生的心灵……
有她,夜不黑。
有她,心不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