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絮纷飞零落了苏北荒野,悠悠道情之音融入了这甘露般绵延的河水,那是年迈盲眼老人的虔诚祷告,一拍一言一吟一吭歌诵着留存却终将遗失的信仰。
农历九月十九,堡北的古寺少了几分往日清幽,市集绵延整条长街,一条行人的巨龙围绕这古寺,跨过石桥,远远地一声钟鸣,震响了河流,遗落在天边,又细碎地迸落消失,划向蔚蓝的远方。汉白玉的观音像隐隐约约露出寺顶,蓝色屏障下的静态。
近了,青烟的香气缭绕,从前方悠悠散入鼻口,一股静谧融入血液流遍全身,由是加紧了步子。寺前制好的香,用红纸包密,一层一层堆砌,好似乡人虔诚的心,鸣声悠悠,那是当地的土香。
更近了,龙盘的飞檐指着蓝天的呼告,黄色的墙面诉说着灰颜的历史,金黄色的寺名深嵌进墙面,上曰:“镇海寺”源于海潮将至,乡民避潮。始建明朝,毁于战火,多次修缮终得保存。越过静默的时空,圆仁的步伐,范公的身影,犹从历史的那端透显过来。圆穹的三道正门憨态可掬,好似观音的雍容祥和。
轻踏进拱门,一种莫名的肃穆感冲淡了内心的燥热——终于进了这保佑一方水土的佛门圣地。殿前的佛像高至三四米,眼珠突出,凶神恶煞,手中拨弄着琵琶的弦乐,顿感背后寒风阵阵,拿眼一扫周围的几位虔诚老者,不由内心一阵惶恐。打破这番惶恐的,却是“叮咚……”几声脆响,几把香火钱在这烟雾缭绕中跳跃着,落在地面。雾霭弥漫,人影攒动,青烟太浓,熏痛了眼。
钟声鸣动,一隅的钟楼被天边的蓝黑映得绛紫,层攀入钟楼,一位年约五六岁的稚子在祖母的帮衬下将钟击响,金属的鸣乐瞬间飞向远方。“敲敲钟,拜拜佛,将来就会有出息。”老媪口中念念有词,这该是最纯粹的心愿了,佛前的神像该是懂得乡民的这份虔诚之心的。这么默想着,我转眼望向那位稚子,敲着钟的藕样的手腕上晃着银白的小镯,黑白分明的清澈眼眶此刻却被烟熏得泛湿,然而那眼却是分明带着几分迷惑的,与他距离不足一米处的旁台上,赫然印着“一击十元”的字样。霎时间,那些来自古幽历史的沧桑安谧一股脑儿镀上了一层金色——一种最富丽堂皇的色彩,连同那收银台,连同那缭绕的香雾。
春日天际的最后余晖,笼得古寺青雾茫茫,院中主管回收着香客供在佛前的未点之香,嘴里念叨着什么,隐隐约约传来的还有兜里的一串手机铃声……巨大的汉白玉观音俯仰着庭寺,目光晶莹,是被青烟熏出的泪吗?
海安县立发中学高二(9)班 指导老师:程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