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迤逦

作者:张彩薇 发布时间:2016-06-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古之中华,锦绣河山,最美的,依是那些文人骚客,笔下风光迤逦 。

  江南,最是好风光,一年四季,盛况空前,来往的人流拥挤,人山人海。依是华灯初上,仍络绎不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声赋诗感叹,赞初朝明媚,乐池水清涟。此种人,称之为旅者。旅者,兴怀也。

  而如今更多的则是游者,何为游者?

  他们于灿烂花海中而来,在漫天星光中归去,不为兴怀,只为兴。他们不慕诗人笔下的浩瀚壮阔,却喜愉悦己心的寥寥风光。

  旅者,来,带来清风,归,留下感怀。而游者,来,带来废物,归,留下垃圾。

  游者之于旅者,一是差感怀,二是差品行,所以“万般皆下品”。

  记得那次旅行,所经过的景点,是一座古老而恢弘的佛寺。佛家之地,最是庄重。凡旅者,进门前必端庄仪容,进门后跪在佛前虔诚地叩拜,诚心礼佛。

  而游者的到来。往往惊扰了满寺的梵音。打断了人们心灵上难得的片刻安宁。更有甚者举起手机,不顾礼法的,亵渎佛神,美其名曰“留念,摄影”。

  佛,或许并不存在于世上。但,大道无形,纵然不信,起码也要对他人的信仰,致以尊重和礼待,而并非像此般无礼,冒犯了、突兀了一方文明。

  我自江南而来,书香伴随着成长,也不知我究竟是哪种外客,但明白我有着对水墨风光的崇濡,至少不会像那般做的出格。

  旅者之游,在于意境,而非意象,而游者反之。

  我曾按景点寻过一茶馆,而所见之地却是朱户锁、槛院闭。所谓旅游,在他们看来只是景色风光的争夺,而文明已然十里开外。一味地迎合游者,导致了旅者日益减少。

  或许,他们是出于保护,亦或是已经落伍,面临淘汰。

  然,不论怎样,都体现出游者之品,若不是行事欠妥,何故保护隔离?若不是文化搁浅,又何故门庭冷落?

  所幸,至少一代文人墨迹被保留了。但却至门前。却更加难过。

  从门向内而看,中央是一把椅子,而两旁才是真正重要的墨宝,我不明白,这样的摆设,究竟意蕴何为,但不免还是有一丝凄凉。

  果不其然,人们入室,观之赏之的,皆是那把椅子,而非其他。而珍贵的墨迹,却被搁置一旁,鲜少有人去看。

  得见于世,乃其所幸,游人观之而不赏之,乃其不幸,甚悲矣。

  一把椅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只因受过某个历史名人的宠幸,而受到世人过分的宠爱,游者甚至不惜翻越象征保护的红线,坐上他们心目中的宝椅;自以为是的,感受其中的波澜壮阔,体会其中的意蕴深长。而他们不知道真正能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知识的,正是他们遗忘在一旁的文明。

  旅者能从墨迹中,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享人生之德理。而游者也只能空做一废椅,虚假的以为自己感悟了天地,感悟了大道,一个人愉悦不已。

  我目送着游者离去,看见满地狼藉,犹如当年日军过境,满目疮痍,一片残墟,不由叹之:“世风日下”。

  旅者谓山河,山河扬名,名为脱俗之名,游者谓山河,山河亦扬名,名为红尘俗名。

  若无旅者,再好的风光,也只是片刻须臾,刹那蹉跎。可这世上,有太多的游者,游戏人间,耗费光阴。

  游者无为,要修德,修仪,方成旅者。

  这大好河山,这天下绝色,这人间至景,到底最终值得托付的也只有旅者,才能免去一番颠沛流离,不负迤逦风光。

  (江苏省盱眙中学 高二(24)班 指导教师:张佐君)

责任编辑:周灵

上一篇:梦中瓦罗兰

下一篇:心中的绿色文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