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与旅游

作者:伍超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说到旅游,想到了什么?庐山、黄山、华山?还是故宫,长城、西湖?又或者是巴黎、伦敦、还是夏威夷?关于旅游的作品呢若要与文明扯上关系,我独推崇西游记,各种文明礼仪,还是绿色环保,都能在里面找到……反面教材?

  首先,与文明旅游相对的,便是在风景名胜上面乱涂乱画吧!这是谁开创的先河?孙大圣啊!在如来大老爷的手上随便撒尿,还写下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结果坐了五百年的大牢,出狱还是带罪保释,必须要帮唐僧西天取经才算完,不可谓不惨矣,但是,现在的小盆友们明显没有了解到这一点,除了不随地撒尿之外,乱涂乱画却是屡禁不止啊!

  其次便是绿色出行,我们东土圣僧完全有发言权啊,出门就带了一个紫金钵盂,一把九环锡杖,一件锦斓袈裟就出门了,吃饭靠化缘,渴时就河饮,除了贵重物品过多之外,完全是绿色出行,不给大地留下一丝垃圾,也没得留,典型的穷游啊!

  再来谈谈出行礼仪,这也必须周全,好歹是东土大唐的御弟圣僧,这到那个国家不是彬彬有礼的哈?倒换官文,全部按照法律进行,而且入乡随俗,到哪都会换上风俗衣物,哪怕进入一个庄子也先叫一声“贫僧有礼了”,见到一座古寺也要拜上三拜,礼仪方面,可谓无可指责。反观三位徒弟,孙悟空有求与各路神仙,大能会打个辑,唱个诺,很少有尊重,所以众神看其亦如看杂耍一般,至于八戒纯属吓人的,沙僧亦不消讲,台词都不多。

  不过关于礼仪,最著名一件的反面教材便是偷穿青牛精的衣物,最后中了陷阱。在任何一个地方旅游,偷窃都是极为可耻行径的。

  说起旅游,少不得提到文化,这点他们四人都是粗鄙之人,很少在到一个地方之前了解当地文化,像女儿国、车迟国这种地方,恐怕就不应该造访,来了,麻烦也少不了。

  从旅游的目的来看,几乎很少有人注意过游历的山河壮景,若走这条路的是徐霞客,那一定又是一篇传世之作,影响恐怕比那千万经文带来的不知深厚了多少。而像他们这样带着功利性旅游,劳累而无趣,这与我们现在旅游只是为了拍照回来炫耀的行为,又有何异?

  当然,唐僧一行人西游途中犯了最大的错误,便是大量伤害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数不清的精灵鬼怪千年修为便在一棒之下毁于一旦,数不清的洞天福地被一把火焚地干干净净。虽然有爱心人士观音姐姐时不时收些回去当作宠物,也有一些粗心的主人收回自己失散的伙伴,但是,九九八十一难之中,仍有不计其数的野生动植物被杀害,其中甚至有麋鹿等珍稀保护动物。而作者却对此丝毫没有谴责的意思,不免令动物保护人士大失所望。不过,这也并不是太严重,毕竟也没有谁旅游时顺便击杀一下当地物种的,但破坏生态,这点,游客们做的可并不太好,基本是走到哪里,毁到哪里。

  由此看来,吴承恩真是个天才,对于400多年后的21世纪的旅游状况分析相当到位,我们出现的问题,都或多或少作出了榜样或反面教材,不提的也料到我们断然不为。所以,读懂《西游记》便掌握了最好的旅游指南!

  (江苏省盱眙中学 指导老师:杨怀峰 )

责任编辑:李经纬

上一篇:文明的味道

下一篇:文明旅游势在必行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