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作者:施灵巧 发布时间:2016-07-1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云南地区气候多样,不同地区最适宜游览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云南民族众多,风景秀丽,四季皆宜出游。其中昆明、大理春天出游最佳,丽江、香格里拉春夏为宜,而迪庆高原地区的秋色也有着堪比九寨的色彩斑斓,冬天云南雪山宛若仙境。所以大家尽可以安排个人合适的时间制定一次云南之旅,在你最心仪的时光,邂逅一个属于你的七彩云南

  丽江,这座充斥了爱与奇遇的风情古城,承载着满满的情意与感性。也许是丽江古城内小桥流水人家的柔软风情让人在静谧中左思右想,抑或是夜晚风格各异的酒吧让人魅惑张扬。不过,无论是蓝天白云,雪山潺流,炊烟人家,还是风情酒吧,闲适的一切生物,这一切怎能不让人为她张望,为她痴狂。丽江古城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少数民族古城镇著称,狭义上指丽江古城的主体部分大研古镇。丽江大研古城有著名的四方街、大石桥、酒吧街、木府等小景点,这里有全中国最集中的客栈、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丽江旅游的必到之处。

  彩色小镇在欧洲比较常见,在中国甚至是亚洲都比较少见。丽江玫瑰小镇就是为了打造亚洲第一个彩色小镇。走进小镇就能看到房子墙壁上,各种各样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3D画。近日,该地又完成了巨幅3D地画,据说将要申报两项吉尼世界记录。

  云南黑井,云南四大古镇之一。虽然顶着这一个不算小的“高帽”,但是和云南的其他名胜相比,黑井狭小而偏远,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大片景点。不过,就是这一片淳朴的安静里,黑井正在风化的一些残存遗迹,有着抹不去的曾经的喧嚣与辉煌

  束河古镇古称“十合”,纳西语“绍坞”,旅游开发前称龙泉村,因为村里有几股清澈见底的清泉,也被称为“清泉之乡”。束河古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也比丽江大研古城更悠久,古时候的束河是丽江土司从中原引进能工巧匠的聚集地,是丽江的手工业中心。今天的束河以“比丽江更小资更清静的古镇”著称。以“田园中的古镇,古镇中的田园”为主要名片。这里有丽江地区最大的石桥——青龙桥,最有意境的清泉——九鼎龙潭。

  《消失的地平线》有一段印象很深的话。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这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纳帕海”在藏语中“纳帕海”是森林背后的湖,在纳帕海一年四季都会有不同的景色,春天和夏天的时候这里是一篇草原,秋天和冬天这里又会变成一篇辽阔的水域,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双廊是安静的, 蓝调的,散淡的,慵懒的,甚至是自我的、私密的。 清晨鸣唱的小鸟是你的闹钟, 树上跳跃的松鼠是你的配角。隐在客栈会所里 临窗的角落,放下旅途的疲惫安静的读书, 世俗的一切都如隔世的烟云⋯⋯

  有别于大理古城的热闹与繁华,双廊 是安静的、蓝调的、散淡的、慵懒的,甚至 是自我的、私密的。清晨鸣唱的小鸟是你 的闹钟,坐在临海的阳台上吃早餐,树上 跳跃的松鼠是你的配角。隐在客栈会所 里临窗的角落,放下旅途的疲惫安静地读 书,世俗的一切都如隔世的烟云。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傣族自治州,是“没有冬天的热土”,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种类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内有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 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云南美丽的景色,朋友你心动了吗?让我们一直在路上。不同的世界,带给你快乐和幸福。如果你不走出去,你以为世界就这么大;如果你不走进别样的领域,你就以为世界上的人都过着和你一样的生活。走出去,别样的风光,别样的世界,会为你封闭已久的心灵打开一扇窗,让你的世界豁然开朗,你会在看风景、品美食、住宾馆、赏民俗、听故事的种种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快乐。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李经纬

上一篇:梦游江南

下一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