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南京事业单位招聘笔试与江苏省“同时同卷”

作者:李骥 张瑜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孩子要上幼儿园,父亲于是去政府网站查询相关政策,却发现网页打不开,给市长信箱写信也没回复。假如你是网站管理员,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给这位市民回信,你该怎么写呢?这是昨天江苏省、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笔试中的一道题目,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让不少考生抓耳挠腮。据了解,昨天共有2.6万人竞争751个岗位,由于省市区事业单位考试中首次用同一张试卷、同一个时间考试,这让不少想“脚踩两只船”的考生希望落空。

新变化:省市区“同时同卷”

“事业单位比较稳定,比我在企业强。”“我今年毕业,还没签约,着急呢!”“我上班地点太远,想换一份离我家近的工作。”……昨天的采访中,考生虽然考试的原因各异,但最多的还是希望能捧上事业单位的“金饭碗”。

根据此前人事部门公布的数据,江苏省2013年上半年省属事业单位共招聘273人,其中卫生厅要招101人,报名考试的人数是1.3万余人。在南京市的事业单位招聘中,有68家市属单位招聘205名工作人员,另外还有8个区的153家事业单位提供273个岗位。总体看,这次江苏省属、南京市属、区属一共提供了751个岗位,共有2.6万余名考生争夺。

“今年跟以往不同,省市区都是同一个时间考试,用同一张试卷。”江苏省人社厅相关人士表示,除了南京,还有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只能选择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去年下半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省市考试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分别举行,所以很多考生都在赶场,而这次考生们想“脚踏两只船”却不可能了。

昨天上午的考试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11点半,在位于莫愁路上的南京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考点,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最早出考场的是史先生,他在10点20分左右交卷。“平时几乎没准备,题目基本上都是胡乱作答的。”

“我觉得题量还是比较大的,我出来的时候看见很多人材料题还没做完。”考生小孙说,他出考场时已经11点20分了。

考题难么?政府网站考题被赞有新意

现代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考题共有两大类,即选择题和材料题。选择题共60道,分为单选、多选两种,材料题则是论述为主。由于选择题中有不少时事政治类内容,所以很多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考生就有点发懵了。

不知道答案的选择题可以猜,但是对于材料论述题,就没那么简单了。据了解,试卷提供了两段材料,一份是北京市政府网站的维护、信息服务等情况,第二份是一个事例:H市一位市民想到政府网站查找孩子上幼儿园的政策、条件、要求,但市政府网页出现空白、打不开等情况,他写信到市长信箱反映,但信箱还有字数限制,写信了也没回应……

考生们回忆了三道相关考题的内容:1、要求根据材料对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网站建设等问题进行概括总结,300字左右;2、假如你是网站管理员,请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给那位先生回信,300字左右;3、你读了上述两则材料有何感想,请切合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其实网站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我觉得还是很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考生小曹说,她是觉得出题很有新意,她平时工作中也会遇到网站方面的问题,所以答起来也没觉得太难。当然,也有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没遇到过,不知道怎么答了。”南京某高校一名会计专业应届生说。

考生众生相:“考霸”“裸考”“打酱油的”……

今年被称“最难就业季”,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者们也尝试各种就业途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当然不容错过。“我考了江苏省的公务员没考上,后来考了大学生村官。为了给自己多一个机会,所以想试试事业单位。”苏州大学应届毕业生小曹说。

武汉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王林是盐城人,他这次专门从武汉赶来考试,报考的是高淳区的一个职位。“我的专业是测绘工程,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多,有招聘我们专业的,我就会试试。”他说,之前已经参加过盐城的公务员考试,但在面试环节被刷。“我这次基本上算裸考,考试前一个星期才把书稍微看了一下。”

而来自南京某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徐伟,可谓名副其实的“考霸”了。“安徽、江苏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我几乎全考遍了。”徐伟说,每次考试的笔试他都能过,但总在面试时卡住。对于这次考试,徐伟认为题目难度不大。“考不考得上再说,反正多试试就多一个机会。”

相对于不少应届生的备战而言,很多上班族则“打酱油”的成分更多。

工作将近十年的赵女士,这次也赶来凑热闹。“大多数题目基本上都是猜的。”她说,觉得工作太枯燥了,想换种方式,但十多年没考试了,所以再坐进考场几乎一窍不通。“我觉得炮灰我是当定了。”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