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校园招聘会寻找未来“新动力”

作者:张小锋 朱向峰 发布时间:2013-11-25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4年大学生校园招聘会提前开场,用人单位寻求面向未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新动力”,首先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沟通与专业能力;求职者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提高求职技巧,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最近大批知名企业纷纷提前进大学校园招人,整个就业工作较往年提前,导致名企扎堆,学生网申、笔试、面试高度集中,忙得不亦乐乎。很多毕业生熬夜网上申请求职。针对校园招聘提前升温、企业提前入校招聘人才的情况,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应对,广大应届毕业生也纷纷动了起来。

日前,2014年大学生校园招聘会陆续拉开帷幕。招聘会上透露的信息表明,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要素资源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每年的招聘季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到大学校园寻觅人才,找到转型升级的未来“新动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寻求发展“新动力”动手早

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2014届毕业生冬季双选会,来自京内外80余家企业提供1500余个岗位。这已经是这所大学本学期以来举办的第45场校园招聘会。进入11月份以来,每天都有两三场校园招聘会,今年的就业工作已从“季节性工作”向“全年性工作”转变,2013届部分毕业生正在派遣落户过程中,2014届毕业生招聘工作已正式开始,一些用人单位提前进校“抢人才”,寻找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今年用人单位进校时间较往年提前,就业工作整体前移,知名企业纷纷提早进校,优先选才,九、十月份已有大批企业进校。导致名企扎堆,学生网申、笔试、面试也相对集中,一部分毕业生需要熬夜网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周波主任介绍说。跟往年不同,很多的企业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就纷纷到高校开设招聘专场揽才,校园招聘的整个时间节点明显提早,企业入校早、高校筹备早,应届生准备早。另外,为了增加校园招聘的成功率,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学校推荐的方式招聘毕业生,今年工行总行、农行总行、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德勤等知名企业均将学校推荐作为重要的招聘方式,通过校院两级合作有针对性地推荐优秀毕业生,提高应聘成功率。

为了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学校今年开学即启动了‘就业服务月’,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毕业生应聘。校内校外、各部门、教师、校友等多方力量应齐心协力,树立大局意识,打造‘立交桥格局’,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君介绍说。在为毕业生提供人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的同时,对外经贸大学推行了一系列提升对用人单位服务质量的举措,更重视细节,启用招聘会刷卡系统,动态监测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的情况,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提供反馈和追踪信息。

沟通能力与专业能力最重要

今年的校园招聘上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海外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企业招聘人数增加,北京城建集团招聘阿拉伯语、印尼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翻译和财务人员。北京城建集团招聘负责人说,随着城建集团的发展,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发展的势头迅猛,海外市场对于集团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中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说,企业迫切需要找到面向未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新动力”。

“我们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沟通能力,其次是专业与学习能力,”北京城建集团校园招聘负责人说,“沟通力很重要,其他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慢慢教给新员工。”当记者问及最看重应聘者哪方面的素质时,这些企业几乎一致认为,沟通力最为重要,其次是专业。

在海外工作需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人情,与当地人沟通,与团队人员沟通,畅达的沟通能力是执行项目、完成工作的基础所在。中国经济转型之中孕育大量职业发展机遇,大学生从象牙塔步入社会,第一课也许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有效沟通。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特别是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对外经贸大学以高素质、强外语、精专业“三维整合”为切入点,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精英人才。每年约派出400名学生赴国外或境外学习、实习、竞赛或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为在校生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大力推进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学术科研活动。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留学生比例位居全国高校前三位。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整体设计、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善于沟通,长于交流,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

虽然一场接一场的校园招聘大会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但却有一些应届大学生没有参加。对外经贸大学2010级经贸学院的谭静秋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她已经早在一个月之前就拿到了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的录用通知。谭静秋说:“从高三毕业迈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活动对我帮助特别大。”为了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校将就业工作端口前移,就业教育从新生入校时开始。每年为新生发放“求职辅导手册”、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召开“暑期实习招聘会”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大三的时候,谭静秋参加了欧莱雅校园策划大赛,而且夺得全国总冠军。这次参赛让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第一次系统地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了思考,未来职业之路在她的脑海里面逐渐明朗起来。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不是简单地组织几个讲座,或者只是面向应届毕业生,或是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成功的就业教育恰恰是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中深度嵌入就业课程,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四年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综合素质培养和实用性教育相结合,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多种形式演练提高求职技巧

2013年被称为历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699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面对如此形势,即将走向社会的2014届毕业生,积极应对,为求职成功认真准备着。

“六七个不同学院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大家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面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贸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沈海丰说,他已经参加了好几次同学们自己组织的“面试”活动,模拟面试在大学校园十分流行,不同学院的同学组成面试小组,针对招聘面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角色扮演”。

“参加这些模拟面试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信心的增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2014届毕业生刘俊说,“特别是模拟多人面试,以前完全没有经验,一开始自我简介的时候,总是觉得不好意思开口,说得磕磕巴巴,几轮模拟面试之后,加上老师的指点与自己的体验,自我简介这个环节就十分流畅了。”

除了“角色扮演”, 对外经贸大学还通过举办大型求职讲座、求职沙龙、校友交流,开展“门诊式”“一对一”职业咨询服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深度职业辅导。“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作为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王玲和校长施建军担任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就业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今年开始成为大学生应聘就业市场的主体力量。这群以独生子女居多、常被冠以“另类”、“依赖”等符号色彩的90后大学生走近职场,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闪光的另一面:责任感,勇于担当与关怀社会。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毕业生选择贫困山区、投身西部基层建设,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需相结合,把个人成长融入到社会发展中。

“上大学为了增长知识,毕业后要服务公众和社会。”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张震东说。这个90后小伙子选择到地处云南省最南端的勐腊县支教一年。张震东的老家在江苏南京,都市长大的他,毕业之际到祖国边陲的贫困县帮助那里的小学生。对于他的选择,父母也很支持。“我感到非常开心,自己的生活中有那么一段时间去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承担起历史和祖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有种自豪感。未来我想从事慈善工作,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很重要,到云南支教,恰恰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体验的机会。”张震东说。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