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职场新人:从证明到不证自明

作者:方奕晗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一位刚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朋友最近正在急切地找工作。他说,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埋头苦练了一身本领的年轻人,眼巴巴地盼着出山的那一天,想行走江湖大显身手,施展一番拳脚,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证明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拿到世界500强的offer,领到高于一般人的优渥薪水,尽快实现有房有车无贷的人生目标;或者在朋友聚会玩到一半的时候被电话叫走,众目睽睽之下赶去公司救急;再或者成为团队的关键先生,长期占据业绩排行榜的Top3,受上司赞赏被同事信赖……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能行。

电影《非常完美》就讲了这么个证明自己的故事。漫画家苏菲马上就要结婚了,男友杰夫却爱上了著名影星王菁菁,背弃了婚约。苏菲毅然做出决定:要利用婚礼前的两个月时间把杰夫赢回来,要“证明给他看”。

证明给别人看,这或许是每一个初涉职场的人必经的心路历程吧。

那个时候大家都特喜欢加班,觉得“忙”是一种境界,是被认可、被需要的表现。还要学着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对着亲朋好友的电话提高分贝:真倒霉,又让我出差!——这话听着像在抱怨,其实背后更多的是一种炫耀和自我满足:我很重要、非我不可。

当然,无论对苏菲还是对更多的职场新人来说,在这样的自我证明过程中,的确可以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大到足以吓自己一跳。苏菲的“复仇”计划一招接着一招,花样百出,创意无限;而在我身边,生产力最旺盛的永远是工龄小于等于两年的新人,白天撒出去满世界采访,晚上回来三五千字的文章倚马可待,而这种工作热情和劳动强度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复一日地持续下去。

还有传说中那些“过劳模”的故事。我想,所谓的工作压力,除了“资本家剥削”的无奈之外,更多的还是源于内心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还要做得更好。

至于工作本身是什么,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

杰夫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苏菲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她一心想着“复仇”,想着证明自己足够优秀,分手不是因为“他甩的我”。

生活中,正是由于这一次次的证明,我们获得了外界的肯定,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才有勇气坦然面对周围的一切。就像苏菲,只有在成功抢回男友杰夫之后,才能有自信察觉到其实这个人并不适合自己。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遇到职场“三年之痒”的原因。很少听说有谁在职场适应期就辞职的,大家刚开始光顾着自我证明了,直到某一天有了这分自信,静下心来想一想,却突然发现眼前这一切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好在这并不晚。因为有太多的人,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看法中,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都说年轻所以气盛,一点儿不假。几乎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要从证明自己开始;但结局不同,有些人一辈子在这条路上纠结,有些人则会在找到自信之后变得豁然开朗。

你看武侠小说里,天天跟别人较劲的都是初出茅庐的傻小子,那些功力深厚的高人总是心平气和的,宁肯吃点儿小亏也决不轻易出手。他们才不在乎谁说了什么呢——难道别人说我不行我就不行了?

不证自明是一种底气。当然,我相信这种从容来自曾经无数次的自我证明。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