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作者:张玉胜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中青在线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近日有教授为大学生开具了“养猪”就业的“处方”,理由是“什么东西贵就干什么,超市猪肉贵可以去养猪!”此言甫出,立刻引发社会的广泛质疑。

应该说,鼓励大学生返乡养猪的确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不失为就业的一种现实途径。抛开大学生养猪是不是用非所学、大材小用不讲,但就支撑其“养猪论”的“什么贵干什么”的择业思维,不过是一种急功近利且有悖市场发展规律的投机心态。

“物以稀为贵”的确是恒久不变的市场价值规律,“什么东西贵就干什么”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白,但请不要忘记,事物发展还有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一面,市场经济具有巨大的竞争性和波动性。近年来发生的农副产品价格“过山车”现象和诸多“卖难”教训警示我们,今天的看好行情绝非未来的发展预期。此时因猪肉价格高而催生的“养猪热”,有可能因彼时的存栏过剩而产生“卖猪难”。今年大白菜价格比去年大幅回落的现实就是明显的例证。无数事实表明,“什么贵干什么”的择业思维,极易导致盲目跟风的一哄而上,而“一窝蜂”大干快上的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

就人们的饮食习惯而言,尽管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路菜”,但市场的需求却是刚性的,总有相对的饱和度。在农村,“贩猪羊快、贩羊猪快”的“慢半拍”现象,“扒了羊圈盖猪窝、拆了猪窝建鸡舍”的轮回折腾,并不鲜见。而坊间生意人“有利无利常在行”的说法不无道理。拿养猪来说,规模养殖同样需要巨额投资,同样存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而且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特别是要确保防疫过关。因此,更应该提醒大学生的是,投资非儿戏,创业须三思。

人们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心情可以理解,专家支招就业的良苦用心应当体谅。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自主创业,都必须从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出发,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时下“行情”,而应当着眼长远发展趋势,实事求是,瞻前顾后。套用一句时髦的广告词,大学生就业也应当“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理性择业的关键在于对个人的素质、能力和志趣客观评估。其实,“什么贵干什么”犹如抬头看云报天气一样,无须专家指点迷津,如果就业如此简单,大学生选择职业何须东奔西走?商场超市处处都有……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