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留学 > 正文

正视高考“空巢”背后的留学问题

作者:燕 农 发布时间:2009-06-04 来源: 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临近高考,重庆某重点中学一个班的29名学生全部取得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据了解,重庆今年约有300学生选择留学。

今年出现的“高三空巢”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教育消费和人才外流的可能也因此颇受关注。其实,这是高等教育全球化所不可避免的现象。据教育部国际司介绍,去年来华的留学生人数比出国留学人数多4.46万人,而且“几乎每四五年来华留学的总人数就翻一番”。所以,对待日渐突出的“高三空巢”现象,尚不必大惊小怪。

而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留学结构的问题。去年来华留学人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韩国、美国、日本。而赴美留学生人数排序,印度居首位,其次分别是中国、韩国、日本和加拿大。亦即,来华留学者多集中在相邻国家,而我们却成了赴美留学的主力军。

由此不难看出,在日渐激烈的教育全球化竞争中,我们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留学现象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国内高校在参与国际层面的竞争中,所吸引的留学人员多来自于周边国家,而我们的出国留学则大批量流向了教育发达国家,这才是国内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和困境。一方面,来华留学人员数量暂时超过了出国留学人员数量,掩盖了国内高校竞争乏力的真问题;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到2013年后,我国的大学适龄青年将只有2008年的一半,国内生源在短时间内骤减,将使国内高校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无论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方面看,还是着眼于国内生源开始下降的趋势,我们的大学都应该尽快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以一个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来考量所有学校,让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同质化,既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不利于考生的多元选择。一部分考生在报考“同质化”教育顶端院校无望的情况下,转而留学海外。

教育全球化竞争白热化程度乍现,国内生源数量下降,让教育体制改革变得愈加迫切。而要打破目前高校“同质化”发展局面,显然需要从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鼓励错位发展的竞争积极性开始。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