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岗位廉洁教育工作,就是要通过梳理各个不同岗位的权力界限,排查岗位廉洁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主动预防,超前预防,从而降低各种腐败行为产生的风险。”在日前召开的扬州大学岗位廉洁教育试点总结暨全面推进动员会上,该校党委书记陈章龙如是说。据了解,扬州大学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开展岗位廉洁教育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参加试点工作的19个单位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全校范围内铺开。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直是扬州大学着力破解的一道难题。开展岗位廉洁教育工作,就是该校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教育模式新突破的一次成功尝试。实践证明,通过岗位廉洁教育的开展,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一是各单位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风险点的责任人,健全了岗位责任制。二是工作流程更加合理。经过梳理、调整、补充,各单位建立起更加清晰、合理的工作流程。例如,该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重新修订了13类工作职责和相关流程;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从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制定了学院经费管理、党员发展、奖助学金评定、研究生复试招生等4个工作流程;机关行政党总支所属的11个部门分别修订完善了各自的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既更加规范又方便服务对象。三是全面排查了岗位廉洁风险点。该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通过发动职工自己查、相互查、面向管理服务对象征集等多种途径,查找每个岗位的廉洁风险点,并组织干部职工填写了《岗位廉洁风险点自查表》。四是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防控措施。针对所查找出的部门风险点,各单位及时制定、完善了各项防控措施。该校国资处在工作中增设了处内核查监控环节;兽医学院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根据不同岗位性质、廉洁风险大小,将岗位分成三级廉洁风险岗位,实行分级考核和管理;体育学院在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高水平运动员选拔考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中,在每一个风险点上都明确了监控措施。五是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该校后勤保障处制定了《后勤保障处工作规则》和《后勤保障处财务管理办法》;信息中心完善了《部门设备采购和使用管理办法》、《学生网络用户管理办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根据调整重组后的实际情况,修订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29项规章制度。通过集体研究、制度约束、群众监督等途径和方式,规避廉洁风险。
据介绍,扬大目前已在全校范围内推开岗位廉洁教育工作,整个过程共分学习动员、重点推进、检查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进行,到明年6月底结束。“要努力把岗位廉洁教育融入到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综合效应。同时,要将在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及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努力构建岗位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陈章龙表示。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