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高校学生自主管理体制,扬州大学环境学院去年9月开始在学生组织中率先进行学生自主管理内控体系创建。目前,该院的学生管理信息内控体系试运行,效果初现。
据悉,该院通过模拟数据库树状结构将学生平时用来娱乐的qq群、论坛、人人主页、新浪微博等媒介合理的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反馈与负反馈的学生内控网络系统。
今年年底,学院通过网络中心发布春运事宜,学生干部用账号登陆学工平台,将消息转发至各个组织的工作平台,班长通过各个组织工作平台又发布至各班的工作平台,一个消息在一天内被转发了30多次,全院42个学生平台上发布了这则消息。
“建设完整的学生自主内控体系,首先要科学定位学生心理的特点,明晰学生各组织各班级的关系,合理地发展内控网络。”扬州大学环境学院团委书记陆江峰介绍说。为此,该院建立了明确地按照直观、简明、优化的要求,围绕学生工作平台建设“三网一平台”体系,优化学生组织工作点3个,改建32个班级网点,基本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能力,形成了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运行结构。
“每个组织要有一个官方的管理平台,并作为他们的核心媒介。”网络中心的姚旭说,“按照学习组织的性质不同,他们使用自己顺当的平台,经过我们认定,对此平台颁牌。学生组织由于活动和繁琐的工作,较多地选择电子论坛,以班级为集团的工作平台则采用较为气氛轻松的qq群。”
学生为主体管理,老师起引导监督作用。学工处的老师通过一年有计划的布置,该院的学生工作平台覆盖学校政策、学生活动、就业创业、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7个专区24类工作动态。普通信息游客可见,但重要信息只能学生干部账号登陆可见;老师可通过班级主体平台内学生的头像的亮暗来捉部分“夜猫子”;学生有问题就拿到学工平台与学生干部讨论,解决不了的就找老师帮忙。
在此基础上,内控系统的开发与微博、人人主页等新媒体联系在了一起。学生组织通过人人主页、微博发布校园动态、学生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的参与度和互动度。“内控机制开发以来,我们的消息的传达效率提高了,学生热情度提高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变多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变多了。好的节目往往有几十条的留言或建议,这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鼓舞和帮助。”姚旭说。
学生内控的实现使该院的资源集约提升了一个新高度。据介绍,以前学院的发文传达到各个班级至少需要20多份材料,实现了网络自动化后,学期的近百个发文的纸张省去了;该院的就业信息有专门的团队上网收集后发布到学生工作平台,毕业班的学生通过学工平台查找消息可省去不少心思;老师和学生把平时掌握的社会闲散创业创新基金信息发布到学工平台,学生组织将其当作为他们的学生活动来办,不仅可以省去部分经费,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陆江峰表示,力争通过学生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监督作用,努力健全规范的内控网络框架,提倡学生运用新媒体提升学生工作的互动性,最终基本实现高效、和谐、民主的学生自我管理新境界。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