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医大老师上课用iPad点名播课件走红网络(图)

作者:蔡心轶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南医大有个老师用iPad点名、播课件

同学评价:很高端,很带感

校方:科技辅助教学,大有可为

同学用手机拍下的彭老师用IPAD点名的场景

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的彭老师没想到,自己最近在课堂上拿出iPad点名的事会在人人网上广为流传。“教师用账号登录南医大校园网教务系统,就可以在线浏览学生的名册。”彭老师说,因为是刚带的班级,觉得有必要看看名册,与同学们熟悉一下,用iPad只是无心之举,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有好事者用手机拍下这一场景并传上了微博,还配了说明:“彭志行,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在读,讲师。 于某日上午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楼K115教室上课中途掏出iPad点名。此老师必将红遍南医大。汇报完毕,over。”随即就有同学留言:“没见过这么高端的” “很厉害”、“我瞬间被石化了”、“很带感哦”。

同学对彭老师上课风格的评价是:“深入浅出,重点明确,顺便还给我们吹吹牛,说了很多趣闻。” 对此,彭老师说,他所教的流行病统计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在教学中尤其需要佐以事例、典故,还有国内外经典视频等,帮助同学们理解。

“所以,不止是点名,我也曾用iPad放映课件。资源来自教研室的网络平台。”彭老师介绍,教研室专门制作了教学平台存放着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上网随时取用。另外,他的iPad里也存储着十几个G的课件、论文和其他教学科研材料。

“我上课除了用图形、说例子,还喜欢走来走去,跟同学们互动。”彭老师说,如果用教室里公用的台式电脑,就只能“定”在讲台后面,不能走下去交流。“尤其是上大课的时候,站在讲台后讲课与站在学生中讲课,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iPad在教学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他还觉得,iPad的展示方式也有优势。“划划手指就能实现翻页、放大缩小,课堂上用起来象科幻片似的,感觉很好。iPad还能够便捷地将两张图形半透明地叠加在一起,便于对比讲解。”

“不过在目前的条件下,我需要对iPad和教室电脑进行一些技术处理,才能让iPad控制投影仪,实现放映。而且还有滞后现象。”所以他觉得这样的方法并不能充分发挥iPad的优势,“只是偶尔用。”

虽然iPad已买了一年多,但彭老师说:“我不玩游戏,不是果粉。只是用于移动办公。”除了教学,他主要用iPad收发邮件、处理信息,在学术会议上展示资料。“乔布斯的本意,也是希望iPad能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甚至说想要取代课本呢。”

不过令彭老师略感遗憾的是,周围老师用iPad上课的还不多,而现在的条件,还不能让教师整堂课都用iPad进行讲解,“如果一堂课从头到尾都能顺畅地使用iPad展示投影,必定会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我们目前也在做一些技术方案,实现这样的愿景。”南医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谢健说,在国外高校中,教师使用iPad放映投影的场景已经很常见了。这种应用的技术实现难度不大:学校把课件等教学资源存在服务器上,老师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就可将这些资源获取到自己的iPad、iPone等终端上,在课堂上展示使用。他说:“不仅是课堂教学,今后,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选课、评估教师教学质量、校园卡转账等都可以在手中的这个小本儿上搞定。”

“iPad进课堂不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还会带来教学模式的更新与进步。”南医大教务处处长高兴亚介绍,南医大目前正建设“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简称e-learning平台。目前是针对传统电脑的,iPad也可以使用。后续还会开发专门针对Pad的平台,考虑到学生的经济状况,学校将从技术上保证1000元以内的Pad也能够顺利地使用这一平台。

“以后如果同学学习上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老师进行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的交流。”高兴亚老师说,同学不仅可以看见老师的影像,还可以看见老师的图例、PPT、数据表格等。

“同学们遇到不明白的词汇,直接点击它,就可以链接到相关的资料、典故甚至发明者等知识点。学生如果想知道自己对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进入题库系统做个自测,不必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的时候。”

“进入虚拟诊断平台,学生可以和虚拟病人对话,询问病情、采集病史、开化验单,系统会模拟出一个化验结果让学生诊断,最后还会评分,并指出学生在哪些环节有疏漏。”

“解剖学怎么学?系统将呈现给你立体的人体结构细节,还显示这些结构的名称,例如骨骼上哪儿有孔,哪儿有隆起,哪儿附着肌肉,哪儿会有神经穿过,让你看得透透的。”

“看片子怎么练?老师遇到有价值的典型病例,把CT、MRI片子去掉患者个人信息之后,将其上传到教学服务器,学生就可以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观摩了。”

“当然,我们目前对iPad进课堂还是持谨慎的乐观态度。”高兴亚处长最后说,因为这种方式与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有不匹配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些比较“传统”的老师也担心,iPad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但我们鼓励象彭老师这样有兴趣的师生试用这样的方式和系统,校方愿意为这一人群提供路径。iPad教学将与现有的传统方式并存,但并不是取代它。”

彭老师展示IPAD中的PPT课件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