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苏州大学严把党员“入口关”

作者:丁 姗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党员转正须答辩 行为成绩有记录 网络培训建体系

苏州大学严把党员“入口关”

孙志娴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2008级学生,近日,她通过答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她说,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先后过4道关: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由全班同学投票推荐成为优秀团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参加党校培训并通过考试;在支部大会上通过答辩成为预备党员后参加预备党员培训;一年考察期后,在转正大会上再次进行答辩。答辩中,要面对教师、党员和学生代表就党的知识、理想信念、作用发挥等方面接受询问,由与会人员现场评议并投票表决。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在校内向广大师生进行公示。“答辩制不仅让我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党的知识,更促使我深入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入党,入党以后应该要做些什么。”孙志娴说。

近年来,苏州大学党委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上坚持做到培养教育不放松,执行制度不变通,建设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该校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不仅用民主程序保证了党员发展质量,有力地提高了公信力,也使得学生党员的质量稳步提升。自2007年以来,苏大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万余名,在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的同时,注重加大对现实表现进行量化考察。

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每个学生都会有两份成绩单:一份成绩单上记录着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另一份成绩单上记录的是“行为成绩”。这份“另类”成绩单是文正学院的独创,每个入校新生的行为学分基础分值为80分,分值的增减取决于学生自我行为管理的优劣。在校期间,无论做了什么好事,比如拾金不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都可以依据规定申请相应的加分。如今,行为学分已成为学院量化考查学生能否推荐发展的重要指标,推荐为党员发展对象的学生其行为学分不得低于90分。此项举措不仅使校园内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更让党员的榜样作用明显增强,也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

针对大学生乐于使用网络等新媒介的特点,苏州大学积极探索学生入党培训新方式,构建网络教育培训体系。从2004年开始,苏州大学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全部通过网上课堂来完成。报名、学习、模拟考试和结业考试全部在网上一条龙操作完成。通过系统自动记录登录次数、学习时间,自动生成培训考核成绩。网上培训的实现让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知识的时间更加自由,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该校还积极创新预备党员培训模式,将传统授课培训与现代网上管理结合起来。除了上课需要集中进行之外,预备党员的报名、课堂讨论、提交作业等全部交由网络系统来完成,并已在4个学院试运行。

此外,苏大社会学院的“学生工作4S”官方微博利用微博这一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服务,寓有智慧(Sapient)、有趣(Sapid)、有益(Salutary)和专用(Specialized)之意,好比汽车“4S”店一样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微博,既方便了学生及时掌握党务信息,也让党的工作与大学生们的心走得更近。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