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暑期打工热,扬大学子自组防骗维权“警察队”

作者:赵云娟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近来,暑期兼职打工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们所热衷的一项暑期活动。很多大学在临近暑假时,校园里就贴满了各种招兼职的广告,大部分同学们会通过此途径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部分同学会从网上找兼职。许多同学都表示暑期打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也能获得一些劳动报酬以减轻家庭负担。可在眼花缭乱的招聘启事中,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为此,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同学们自行组建了一支暑期防骗维权“警察队”。警察队主要是通过接收并分析上当受骗案例、搜集并展示相关信息。同时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分享一些工作经验,提供有关校园里和网络上广告是否真实的信息,尽可能为同学们减少上当受骗的概率并为想要找工作的同学们提供相关正规的工作信息。

今天,扬大医学院大二学生陈同学就来“警察队”投诉并告诫其他想要找工作的同学不要被骗。陈同学说:“我并没有想过要通过暑假打工赚钱,只要工资能与我的花费持平就可以了。我更希望能通过这份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根据校园里的小广告陈同学找到了一家自称是兼职中介公司,专为大学生介绍暑期工作,但要先收取100元的中介费,不过第二天就可以介绍到工作。于是陈同学就交了中介费,第二天去的时候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她介绍了一份在西餐厅当礼仪小姐的工作,不过要交100元的礼服押金,还要培训三天,只要工作后礼服完好,押金即可退还。于是陈同学又交了100元的押金,三天培训结束后,第四天想去工作时,却发现该公司不翼而飞了。这才知道原来被骗了。

记者从劳动部门获悉,每年暑期都会接到大学生打工上当受骗的投诉。其受骗的大体原因有:一、缺乏社会经验,想法单纯;二、维权意识欠缺,未签暑劳动合同;三、求职心切,信息来源较少。对此,劳动部门提醒大学生,一定牢记“三大原则”:

一、别轻信小广告。 很多同学都是打一通电话,在学校见一次面,就签下了用工协议,唯恐求职机会丧失,根本不去实地考察。

二、不要轻易“交押金”。 需要提供金钱保证的中介一般不靠谱,给商家交了保证金后,不良商家也都会想尽办法克扣下来。

三、一定要签订协议。 内容应包括协议期限、管理职责、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条件、劳动报酬、工伤事故处理等,并由公司负责人盖章或签名确认,这样的简单合约可能就是今后发生争议投诉甚至诉讼的证据。

编辑:江教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