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常州机电志愿者暑期支教农民工子女

作者:王晓敏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孩子很可爱,特色课程很精彩

常州机电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支教农民工子女

“小朋友,你们知道万花筒为什么能产生千变万化的图形吗?”“让我们发挥想象力,为自己制作的万花筒穿上美丽的外衣吧。”今年暑假期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一米阳光实践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三井街道创业公寓活动中心,为街道辖区内的小朋友推出了一些特色教育课程,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自7月初,常州三井街道开办的“阳光驿站”暑期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已有4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分批前往社区,根据各自的特长,教孩子们创意DIY、团体辅导、科技小制作、音乐绘画等知识。

参加三井街道开办的“阳光驿站”暑期活动的小成员们大部分是街道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学生志愿者陈雨薇是义务支教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城市里的孩子一到放暑假,家长会给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而农民工子女由于经济、时间等原因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课外兴趣活动。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他们带去一个同样快乐的暑假!”

江丰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家住盐城的他为了能参加支教活动主动留在了常州,分别给孩子们上了“手绘万花筒”和“软陶DIY”的课程。江丰说,支教中,他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可爱,疯狂的小鸟、七彩棒棒糖、可爱小雪人、诱人的蛋糕……课堂上,孩子们兴奋地围坐在一起分享、展示自己做的软陶作品。随着一批批创意软陶作品的“出炉”,一声声感叹此起彼伏,“哇,这是我和志愿者姐姐一起做的小猪。”“哇,这太有意思了,好神奇呀。”经过1小时的快乐创作,讲台上已经摆满了色彩缤纷的软陶小作品。这样的玩中学,寓教于乐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兴趣都激发起来了。

有趣的课堂活动完成后,孩子们与志愿者展开了更多的互动,唱歌、猜谜语、讲故事……经过20多天的朝夕相处,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些创意课程也吸引了一些家长的旁听。一位孩子的母亲说:“一开始还不放心这群‘大孩子们’,没有经验,会担心出乱子。但是看下来,大学生很负责任,也很有想法,课堂秩序维持的井井有条但不乏生气。为了能激发小孩子的积极性,志愿者们还买了小饼干作为奖品发给积极参与的小朋友。课堂上大多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引导孩子的思维,以朋友式的交往,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获得快乐。孩子们都很愿意来。”

“累,但是小朋友们好开心,心里还是蛮满足的。”数字媒体专业的大学生毛一东在他的微博里这样写道。在与孩子们一起创作的过程中,也让这群大学生们体会了一把当“小老师”的骄傲。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