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对该校计算机工程学院2008级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8级毕业生大多数已进入到花旗银行、IBM、惠普、贝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或进入国内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工作,部分学生的月薪达到了6000元以上。
良好的就业形势源于学校办学思路的转变,对此,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左健民深有体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所有高校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近年来我们不断更新培养观念,主动转变办学思路,注重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训基地、调整专业设置等多项举措,走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的路子,实现了从‘提高就业率’到‘提升就业质量’的跨越。”
左健民告诉记者,我国现行的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计算机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比较突出,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为此,学校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以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重点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功能材料等学科专业,主动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需求。
耿国峰是计算机工程学院的2010级学生。在校期间,他主动前往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参加了传智播客的JAVA班学习。今年5月,他参加了全国软件大赛并荣获三等奖。比赛一结束,他就惊喜地收到了航天软件部的实习通知。 “到一线IT公司学习,不但全面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更提升了自己团队协作的能力。”耿国峰说。
据统计,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在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的实施下,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此外,学校还获得“江苏省2011年首届大学生就(创)业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