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运 方国章)“无论刮风下雨,早上六点都要骑着三轮车到达负责路段,每天蹲守在路面上超过九个小时,往返步行里程八公里,打扫街道捡垃圾,根本记不清每天弯腰多少次…”近日,扬州大学能动学院的学生们被一场别出声面的课堂演讲感动了。这堂课的主讲者不是著作等身的教授,也不是大名鼎鼎的成功人士,而是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环卫处的普通的环卫工人们。
能动学院学生会主席王亚东是这次活动的发起者,据悉,这次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卫工人和对城市美化的重视,并在生活中时时注意自己的举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城市的美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常年风吹日晒,51岁的李阿姨皮肤黝黑,眼角的皱纹十分明显。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她面对着一群大学生,显得很紧张,拘谨的眼神或飘忽不定。
“刚工作的时候,看到丢在马路边的潲水时,差点呕吐了。”李阿姨一边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比划着,一边经历用半吊子的普通话讲解:“但如果我怠工一天,那么我负责的四公里街道范围内,垃圾袋,废纸片随处可见,至少将有50多斤各种垃圾堵塞公路两边的排水沟,或被汽车扬起四处飞舞。”
阿姨们朴实地演讲“虽然阿姨们的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很重,讲得道理也很浅显。但他们起早贪黑,即便满身污垢,也要使自己负责的街道干净整洁,常常有路人匆匆从他们身边走过,但没人会留意这个群体。正是那种平平凡凡中的奉献和坚守感动着我。”
最后,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学生调皮地模仿央视记者的口吻问道:“阿姨,你幸福吗?”李阿姨仔细地想了想,笑着回答:“如果大家都能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保护环境,少随地扔垃圾,我们压力减轻了,就会幸福。”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