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医大“医学男”为献爱心学习打毛线

作者:姜海婷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 “起针到底怎么弄啊?怎么又散了?”“为什么这个一点都不平整?还有漏洞!不行拆了重来!”三四个男生拿着棒针、毛线围着一个女生急切地询问着。临近考试月,南京医科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仍积极参与南京高校爱心联盟“暖冬计划西部行——爱心围脖”的公益活动,为西部儿童添温暖。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参与织围脖的20个爱心社成员中,男生占了大半部分。

现场教学主要由封曼曼同学负责指导。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初次织围脖,耐心和有毅力受到很大的挑战,光起针就演示了好几遍。“我手拙,不会织啊,还是不参加了吧。”一个女生为难地和社长薛彬说。“医学生实验做得好,动手能力自然不会差。更何况,临床的同学甚至能一只手在狭窄的口袋里打出漂亮的外科结!熟能生巧嘛!”薛彬被大家称为“贤惠的男人”,一条围巾,反复地上针、下针,连续两个晚上一直织到凌晨2点,“感觉就像上瘾了一样,一想到零下二十几度的西部高原的学校里一些特困学生只能身着单薄的冬衣忍着寒冷开始一天的学习,就想赶紧做好。”

现场的毛线多为红色和绿色,活动主要负责人封曼曼解释道:“据当地专职义工的反馈,那边的人最喜欢的颜色是绛红色,就是那边喇嘛穿的僧服的颜色,而小孩子最喜欢穿绿色的裤子和鞋子。由于条件限制,那边的孩子卫生自理能力有限,而且年龄小,太长的围巾不好打理,所以我们提倡大家织长度一米左右的围脖,在脖子上能绕两圈就行了!”而就这一米长的围脖,效率最高的男生——来自大三临床专业的陈兴同学,也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终于完工,“织到后来,不用看着都可以织出齐整的了。”

织围巾,献爱心,其乐融融。“我以后就可以给爸爸妈妈也织织围巾啦!说不定有机会还可以凭着这个寻得女朋友呢!”一位男生高兴地说。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