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万壹仟贰佰玖拾捌元陆角贰分——在银行柜台前,刘金龙仔细核对了一下汇款金额后,将这笔钱一起汇入了连云港市志愿者团队的账户。这是他大病治愈后剩下的钱。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笔普通的捐款,更是一份“爱的回报”。
刘金龙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家里兄妹五人,年迈的父母靠务农养家糊口。家境贫寒的刘金龙明白父母的难处,更深知农村学子求学的不易。因此,他平日在学校里总是热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两个月前的一天,在为失依学生和孤寡老人筹备“暖冬”慈善活动时,刘金龙突然晕倒,全身失去知觉,立即被送入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经诊断,他患上了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这是一种损害人体神经,可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的病症,控制并治愈它只能依靠一种特效药——丙种球蛋白,但这种药的价格却高达每支570元,一个疗程需花费3万多元。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刘金龙欲哭无泪,也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感到绝望。
得知消息后,刘金龙所在学校的建工学院迅速行动了起来,在校内开展募捐活动,师生们纷纷为他捐款,各种社会捐助也纷至沓来。短短几日,8万余元的爱心款,让刘金龙得到了及时的救助。而在他住院期间,每天都有不少爱心人士来到病房看望他,关心着他的衣食起居。
“很多人在我睡着的时候来看我,他们将特地购买的营养品放在我的床头,然后静静地离开。有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中午都坚持给我送饭送菜,却不留下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回忆起当时的日子,刘金龙仍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生性乐观的刘金龙又恢复了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本医生预计刘金龙最快也要3个月才能站起来,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不仅站了起来,还能在平地上小步行走了。在父母的支持下,康复后的刘金龙刚出院就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将剩下的余款全部捐给市志愿者团队。“这些钱代表着大家的爱心,我希望将这个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爱回报爱。”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