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师大美院“毕业实践课” 学生旅藏摄影1个月

作者:陈辰 管沁雨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名叫“在路上”的摄影展览,展出的20多幅作品是大四摄影与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利用1个月的时间去西藏旅行摄影的成果。据了解,旅行摄影是美院专业的传统,这门被称作“毕业创作实践课”的课程在美术学院已开设了近13年。13年来,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都是各届师生常去的实践地区。

旅藏一月 人均花费3000多

照片中,巍峨的雪山、辩经的喇嘛、漫天舒展的云朵、夜晚野外的party……记录下一行人西藏之旅的点点滴滴。摄影展区不大,来往观赏的人络绎不绝。“太美了,太震撼了!”吴同学看完之后不由发出感叹。而美院的朱老师也看完展览后也称赞“有意境,有想法”。

带队的喻老师领着20多个学生坐了两天火车,到达西藏拉萨。进藏沿途的美景、布达拉宫的巍峨、林芝的风情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难忘的是大昭寺。”姚越同学回忆道,“那里的壁画很有特点,我们还听了喇嘛的专门讲解。”除了一路流连忘返的景色,他们拍照的同时也接触到许多有关藏传佛教的文化。

类似背包客的自助游,他们一个月每人只花了3000-3500元。据了解,往届有师生去四川一个月人均1200-1800元,去云南1800-2500元。很多人不敢相信价格会这么低,杨同学介绍说他们住的都是15元一张铺的青年旅社或者藏家大院,“自己买菜做饭或者在野外聚餐……什么都是一省再省。”

风险时刻有 他们“默默”互相壮胆

当然,这种旅行时刻伴随着风险。喻老师向记者讲述了他带学生爬贡巴雪山的经历。为了拍摄雪山日落,他们下山时天已黑,地形不熟,山路崎岖难行,不少同学都感到很害怕。看不见路,他们就用手机照明,山中温度低,他们就互相靠紧些。“环境很恶劣还得时刻注意着身上的相机和器材,生怕一个闪失弄坏了。”姚越说。那晚的下山路,为了保存体力大家都低头不说话,紧紧地手拉手。拿姚越的话说,他们是“默默地”互相壮胆。

此次进藏,老师给的永远只是建议,都是由同学们自己做出决定去哪里怎么走。他们自己搭车,徒步穿越。喻老师认为这些是在教他们怎么去旅行,怎么去生活。“刚开始同学们可能很不习惯,但是渐渐地他们沉浸在与自然打交道的快乐中。”他还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慢慢发现并改正自身的缺点,也很乐意互相学习。

经历很多“第一次” 他们一直“在路上”

这门独特的课程,让很多同学在旅行中经历了人生中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第一次露营、第一次踩着夜色下山、第一次住藏家大院、第一次自己做饭……这是一堂人与自然的课程,喻老师这样阐述他对这门课的理解。他也觉得,这种类似背包客自助游的旅行方式是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必须体验的过程。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也是一场人心与人心的聚会。”有学生为自己的作品配上这样一句话。而且,这场旅行也并不以回到南京为终结。他们筹办摄影展,为的就是用镜头展示他们走过的地方,分享他们成长的故事。正如摄影展的主题语所说:“我们拿着相机,寻找一切的美丽,我们在路上,一直在路上。”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