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是最动人的课堂”
东南大学医学生进社区“做公益”“练本领”
本网讯 (记者沈大雷 通讯员许启彬)“东南大学的孩子们又来啦!”日前,南京市玄武区百子亭后社区热闹非凡,测量血压、咨询病情、学做健康操、领取资料……百余位闻讯赶来的社区居民忙着做健康咨询,与志愿团成员进行着互助交流。当日上午,来自东南大学社区健康教育志愿团的志愿者群体以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专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卫生主题教育活动,现场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77岁的高楼门社区居民江家宏,是东南大学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常客”,现在已是百子亭后社区患者小组的组长。谈起东大学生的卫生服务活动,他赞不绝口:“志愿团的孩子们尽管是独生子女,但是他们很热情,与慢病患者互动交流,甚至细心呵护老人上下楼,大家伙儿看了都很感动。”
活动现场,一位糖尿病患者无助地前来咨询,原来,他在家中操作注射胰岛素时,不慎感染,肚子化脓。病人志愿者叶秀丽发现后,立刻建议病人到医院就诊。“幸亏来的及时,如果感染拖延,病重时甚至会致命。”医生的话让这位患者忍不住后怕。“每次和这些志愿者在一起,我们都分不清哪些是医生,哪些是志愿者,他们很专业,教给我们怎么自我护理,原来对糖尿病的理解很模糊,也很恐惧,但现在已经不怕,也很放松了。”玄武区后宰门社区居民代表黄文感慨地说。
“这样的场景不止在今天,平时周末的时候,玄武区9个社区的居民也经常能看到这批医学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子林说,东大的公益健康教育服务,已经开展了5年,累计已有逾500名志愿者通过授课、座谈、演出、义诊、同伴支持互助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目前,学生们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医院-社区-患者-志愿者”一体化的慢病防控模式,寓教于乐,化爱于行,为居民带去了健康的福音。
“微公益,大梦想”。 在孙子林看来,医学生作为志愿者走进社区,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医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准医生们的同情心和爱心。“社区本身就是最动人的课堂。”孙子林说,“一般来说,医学生要到大五才能进医院实习,但是现在学生们在大一大二就能进社区为居民服务,学会与病人沟通,这对于加深医患间的了解很有意义。”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