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有个“牛津团” 四天为灾区募集数万元物资

作者:森青 张运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寒门学子”的慈善也精彩

扬州大学有个“牛津团” 四天为灾区募集数万元物资

“牛津团”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将援助物资真空打包、集约装运

“牛津团”的孩子们将一箱箱物资搬上货车运往雅安

本网讯 (通讯员 森青 张运)4月25日,扬州大学能动学院的孩子们将他们为雅安灾区募集到的一箱箱棉衣、棉被送到邮政局。短短四天,这帮90后大学生通过募捐、义演等方式筹集到的数万元物资就被第一时间运往了灾区。因为没钱雇佣车辆,孩子们拎着一只只硕大的“牛津包”奔走于扬州各大社区。这种独特且真诚的方式感动了所有的人,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牛津团”。

“牛津团”的成员是一群90后贫困大学生。4月21日,得知雅安地震的第二天,同学们就自发走进社区组织爱心募捐。“抬着大大的牛津包,起初真不好意思,怕别人认为自己是骗子,但事情一旦做了起来,也就觉得很自然了。”很多成员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了我,现在雅安遇到困难,正是我感恩社会的时候。”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王洪静是“牛津团”的成员之一。小王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孤儿,多年来,她和姐姐和弟弟一直靠着政府和社会的接济维持生活。在得知雅安的消息后,小王毫不犹豫的捐出了自己在学校食堂打工所挣的三百元钱。

“我们学生的力量有限,帮不了太多的人,但希望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灾区。”这些天,除了拎着牛津包到社区募集衣物外,90后“音乐控”方国章一到空余时间,就会带着自己的吉他走上街头,一边通过义演募集资金,一边向过往的行人宣传灾区的状况。

“送到干洗店洗的话,实在是太贵了,这些衣服都是同学们自己清洗晾晒的。”该院团委邹红美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将募集到的资金尽可能多的寄往灾区,同学们舍不得多浪费一分钱。雇不起车费,大家用自行车驮上衣物推回去;为了节省运费,孩子们很短时间就自己动手学会了真空打包、集约装运。

“牛津团”的孩子不少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为了支持灾区,孩子们奔走于扬州各大社区、学校,他们想尽各种办法,通过义演、义卖等方式筹集物质。棉被三十套,衣物一百六十件,帐篷十五顶…四天来,就是通过这样拎着一包一包的牛津包,孩子们为灾区累计筹集了数万元的物资。

“这些天一直牵挂着灾区,孩子们的真诚很是让我感动,我也想为“牛津团”添把火。”募捐现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先生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老人说,做人就应该像蜡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