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徐立先)今年以来,淮安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学习周恩来精神,充分利用地方优势,高教园区7所院校注重挖掘教育内涵,以活动为抓手、文化建设为基石、课堂教学为保障。学习做到“五个融合”、人人参与。
一是与校园文化融合。通过网站、板报、雕塑、建筑命名、校报等平台载体,进行潜移默化式教育,如在校门上、教学楼上等处,题写周恩来文字、图像等资料。
二是与主题教育融合。江苏食品学院开展“向伟大领袖学习 感悟生命力量”主题读书活动,各学校开展“瞻仰恩来”摄影比赛、演讲比赛、诚信签名、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故居、五德教育馆等活动160余次。
三是与校本融合。结合每院校实际,开展我的“淮工梦”、“商校梦”、“我的明天”、“中国梦 财经梦 我的梦”等,畅谈如何学习伟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参与该市“周恩来班”申报,共有21个班级被授予“周恩来班”荣誉称号。
四是与新时期精神融合。各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阐述,结合十八大精神及自身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工作、创作热情。如淮阴工学院积极开展“中华之崛起与中国梦”系列活动,校领导带头上党课、作报告、廉政教育等,南林大南方学院开展畅想“我的中国梦”活动。
五是与课堂教学融合。在政治课、党课、廉政课等教学过程中深入讲解伟人事迹,将总理精神嵌入课堂,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
高校广大师生表示,周总理那个时代的中国梦不会就此停止,新生代的我们已经承载新的“中国梦”开始启程,有了伟人的力量,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的劲头足、热情高、脚步实,各高校将长期开展向伟人学习活动。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