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镇江高专:实践教改 硕果盈枝

作者:江志堃 沈霞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眼下又到了毕业季,对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101班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季节。如今,班里的45名学生已全部签约成功,南京、镇江、苏州、常州、扬州等地的汽车4S店成了他们展示技能、服务社会的平台。“当时跨进高职院校的大门还有点儿忐忑,就怕以后工作难找,现在心里踏实了。”学生王先平高兴地说。早在年初,他就签下了镇江长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我特别感谢这几年学校对我的培养,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信心。”

“破墙”运动 呈现真实作业环境

走进镇江高专的环艺设计工作室,仿佛走入了一个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作室的房顶选用不同的材质,对各种吊顶施工流程进行了一一展示;墙面则展现出管线布埋的工艺……校党委书记刘国荣告诉记者,这是学校近期开展“破墙”运动的成果。随着教室内一堵堵厚实的非承重墙被拆除,一批“影子工厂”“工作室”“虚拟实训室”陆续出现。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教室里是训练不出来的,必须依托实训室。”刘国荣说。通过“破墙”运动,学校新增了32个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实训室,实现了62%的专业课程从传统教室到一体化实训室的转移。实训室的布置与企业的真实作业环境一致,实训设备的选用也与实际的生产设备相同。装饰11班学生贺净净高兴地说:“置身这样的场所,让我直观了解了施工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做法。”

引企入校 建立高效教学方式

就在不久前,镇江高专刚刚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德国博世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公司签订协议,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室。在与博世公司合作的汽车诊断维修实训室里,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易小勇告诉记者,这里的汽车检修设备几乎与4S店同步,“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到了4S店里,立刻就能适应工作。”

“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其关键在于挖掘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找出企业完整工作程序中具体的工作任务。这些内容经过教学整合,就形成了相对务实、高效的教学方法。”校长韩光范说。如今,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情境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艺术设计系教研室主任李杰则表示,“在真实的作业环境中,教师们通过引导、指导、辅导等手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实训室内边学边练,有效地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了创新精神。”

顶岗挂职 “临时工”力助教改

唐红雨是该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一年前,他被派往江苏华通动力重工公司挂职锻炼。与他一同挂职的,还有其他10名青年教师,他们分别前往江苏齐航数控机床公司、镇江建工建设集团等单位。一年来,教师们表现突出,在成功申报合作课题5项、参与技术改革攻关项目30个的同时,与企业专家通力合作,扎实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我们将自己在企业接触到的内容进行剪裁和加工,转变成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唐红雨说。

就在教师们积极“走出去”,充当企业“临时工”的同时,学生们也主动融入到企业当中,在社会的大熔炉里提升专业技能。在艺术设计系、电子信息系、机械工程系,一年级学生被定期轮流安排到企业开展专业认知学习,了解企业文化,感知技术生产流程。

前段时间,镇江高专在第5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中,荣获中式铺床、中西餐宴会摆台等奖项。在省教育厅举办的2013年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镇江高专更是捷报频传,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及多个三等奖。“这是我们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又一次集中体现。”韩光范说,“在号称‘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我们的学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在了职场的起跑线上。”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