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姚永明 董鑫)近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暨第三届昆山台商企业运动会拉开帷幕。开幕式上,由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带来的“美丽的昆山我的家”大型团体操表演,历时50分钟,赢得现场5000余观众经久不衰的掌声。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何以登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的舞台?大型团体表演缘何深受5000余观众的青睐?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传统武术“海峡舞台”出风头
朱松,扬大体院07届毕业生。在2006年底学院举办的毕业生专项技能展示会上,凭借突出的运动技能,被昆山一家企业相中,只身前往昆山发展。
2011年4月,昆山台商协会举行运动会,朱松受邀组织一个开幕式节日。朱松立马想到了母校,特别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他觉得应该站在“海峡舞台”一展风采。果不其然,运动会开幕式上,扬大体院的学生一出场,便获得观众如潮的掌声。
今年初春,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召开。鉴于之前学院的精彩演出,负责人吴泳震会长亲自打来电话,向扬大体院发来邀请函。演出现场,由扬大体院200多名学生演绎的柔美手语、动感的健身操、热情的体育舞蹈,特别是震撼人心的舞龙舞狮以及刚柔并济的中国传统武术,全场5000名观众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实践育人模式生根发芽
从朱松一个人只身赴昆山,到200多名体院学子登上“海峡舞台”展风采,这得益于该院常年探索实践育人模式。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团委书记陈志艳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学院开始举办课外体育俱乐部,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同时,学院每年举办毕业生专项技能展示会,毕业生台上表演,用人单位台下招人。专项技能展示会成了毕业生的“活简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从这里被伯乐相中,走上工作岗位。
“目前为止,学院实践育人模式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巩固和发展。”陈志艳表示,学院将抓住更多展示学生技能的平台,把毕业生推向满意的工作岗位。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