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边资源十分匮乏,我们用水用电都是有限制的,早上和晚上会断水,下午的时候还会断电。我们经常会一次性煮够吃3天的饭,每天每顿就吃剩饭做的炒饭。”近日,扬州大学农学院阳光协会10名大学生乘坐大巴从扬州出发,经过4小时的跋涉,最终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保摊镇张渡村,开始了为期10天的苏北农村支教活动。今年是阳光协会苏北支教的第5个年头了,他们一直没有忘记过初衷,始终希望能用爱心和智慧帮助这些贫困农村孩子。
小学校长低头致歉
因为条件限制,支教大学生们洗澡只能直接用井水冲一冲。傍晚,山区环境阴湿,四周的蚊子和飞虫非常多,许多同学在洗衣服的时候都被“偷袭”,叮得满身是包,又疼又痒。由于床不够用,为了防止蚊子的侵袭,4个人甚至同挤一个帐篷。
当地小学的校长来到孩子们上课的“教室”,想要关心了解支教情况。所谓的“教室”,也只不过是一间简陋的客厅,没有正规的课桌与讲台,甚至黑板也是借来的。“因为学校不允许暑假补课,我没有办法为你们支教提供教室,心里真的充满了歉意。看着你们为我们山区的贫困孩子奉献这么多,给他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在感谢你们的同时,我更是敬佩你们。辛苦了!我会尽最大力量帮你们联系,希望能给你们提供更好的住所,能方便你们用水用电和洗澡。” 校长走到人群中间,轻拍着支教队员的肩膀充满歉意的说。
热心村民自发送瓜
“家长每天都会送我们西瓜,我们西瓜好多呀!”支教员潘雨涵同学向记者反应,“这里的贫困家庭,生活很不容易的,有的人家一个月甚至就只开1、2次荤,每次她们花钱买西瓜给我们送过来,我们真的都是不忍心收,想让她们拿回去和孩子一起吃,可是他们坚决不肯,好几次我都差点在他们面前掉眼泪了。”村民们表示,这些“老师”到这里来,饮食也极其简单、粗糙。但因为所住的村子进城很不容易,交通不方便,再加上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就只能将就着吃了。“这些娃娃要是在家里,哪个不是被自个爸妈宝贝着的啊,现在到我们这个穷沟沟里来支教,我们也心疼。”
山区天使赤脚跳舞
据了解,大学生们每天会带着小朋友们画画、折纸、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数学、英语。小朋友们很积极的,每天早上6点半不到就早早的来了。上舞蹈课,由于条件限制,没有窗明几净的舞蹈教室,没有高端、时尚的音响,更没有漂亮、轻便的舞鞋。简陋的客厅里,老师‘一二三四五六’的节拍中,却满满的充斥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孩子们很激动、很聪明,课堂气氛也很是活跃的。“我从来没有上过舞蹈课,真的谢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好的机会学习舞蹈,虽然只能赤着脚踩在地上,但有老师陪着,我们已经很开心了。”
“看着这些孩子睁大眼睛的样子,我们很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交给他们。”支教员时海蓓向记者表示,“5年支教路,有苦才有甜。 刚到这里时,因为环境艰苦和孤独也曾埋怨过、哭过。但是,只要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到来脸上多出平日里少见的笑容,我们心里就觉得受点苦也值了。”
大学生们不求回报的付出,使得支教过程充满了爱与乐。“今年是阳光协会苏北支教的第5年,以后还会有10年,20年……,这份爱,相信我们一定会一直传递下去的,我们的爱无处不在。”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