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赵筱雅)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扮演起心理咨询专家的角色,走进南京市公交总公司,从专业的角度为在连日高温酷暑下工作的公交车驾驶员们做了次心理测量。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道路伤害已成为城市居民和青年人群的首位伤害因素,交通事故率也逐年攀升。据调查,造成事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驾驶员心理健康有关,然而公交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直被大众所忽视。
“在国外的许多城市,驾驶员在上岗前都会先做一个心理测试,通过测试才能上岗,同时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而国内是没有的。”实践小队成员张同学向记者坦言,虽然已经在前期做好了联系工作,但还是有少部分司机对“心理咨询、心理测量”不太了解。“公交司机们有时会觉得心里委屈,特别是不能得到乘客理解的时候。”张同学说。
为了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像专业的心理医生一样,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测量。他们准备的专业心理测量分别是气质量表和焦虑量表。实践小队的队长芮同学向记者解释道,苏联的巴普洛夫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气质结果大都是两种或者三种气质的综合。我们通过测试得出公交驾驶员的普遍气质为粘液质。”芮同学告诉记者,粘液质的人主要表现为安静和平稳,这种人能够较好地克制自己的冲动,性格坚定顽强。作为公交驾驶员,粘液质使得他们能更加严格地遵守既定的生活规律和工作制度。
焦虑量表测量的结果则显示绝大部分驾驶员的心理状况都是正常的,只有极少数可能会有轻微焦虑反应。芮同学向记者表示,测试结果较为乐观,测试过程中驾驶员们对量表也十分感兴趣。据了解,新学期南师大将与南京市公交总公司联手开展活动,预期有专业的老师加盟指导,给予驾驶员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把驾驶员的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纳入日常工作。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