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传承先烈精神
南农学生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义务讲解
本报讯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个雕像,名为‘母子分梨’,‘分梨’谐音‘分离’,这个雕像表现了烈士孙金川告别母亲、慷慨赴难的英雄气节。”暑假里,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即将升入大二的杨金晶第一次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和他一起的,还有同校的15位好伙伴,经过三轮筛选,他们一同组成了南京农业大学雨花台烈士陵园义务讲解队。
志愿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大家既感到兴奋,又觉得十分有挑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讲解稿、理解稿中的烈士事迹,是队员们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其次,站姿、仪态、走位、语速、语气等等的培训也迫在眉睫。
“虽然培训老师教会了我们不少技巧,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和体会。”队长孙韵婷告诉记者,“我们面对的游客年龄层次跨度很大,有四五岁的孩子,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怎么能让孩子听得懂、让老人听得进,需要我们花很多心思。”
培训结束后,讲解队在7月14日迎来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游客团——来自宁燕小学的小朋友们。队员们细心的讲解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专业讲解员的好评。不过,此时已经经历过不少锻炼的队员们并没有满足于“处女秀”的成功,更关注的是此次讲解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技巧和自己的不足。“暑期的锻炼只是前奏,未来一年里我们每周都要来烈士陵园义务讲解,所以现在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学习和探索。”孙韵婷这样说道。
讲解的日子是辛苦的,但是再多的困难都没有浇灭讲解队员们的热情。在这次短暂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这群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们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烈士陵园的讲解也让队员们被革命先烈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觉得,自己的志愿活动再苦再难也没有革命时期艰苦,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无私奉献。“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让‘中国梦’的实现更加真实、具体。”杨金晶说。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