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通农院人的农民富裕梦

作者:彭雪华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农院人的农民富裕梦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纪实

近年来紧贴南通及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三农”,着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转变培养方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建设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服务“三农”,南通农院靠四招: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示范带动。

专业高度契合产业发展

据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园艺业将以25%至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园艺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导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及南通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南通绿化面积年递增在4%以上,社会对园林园艺行业人才的需求迫切、需求量巨大。

作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南通农院结合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将做大做强“一棵菜”作为涉农专业的发展重点,该院园林园艺系明确了“以农为本,突出蔬菜,发展园艺专业”的园艺专业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区域特点和区域园艺产业发展要求,将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于突出蔬菜生产的园艺产业,以蔬菜园艺产业链为主线,形成了“以农为本,突出蔬菜”的专业建设新格局,满足了南通及上海等周边地区对蔬菜园艺生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专业要发展,仅仅依靠学院的力量是单薄的,南通农院主动组建由企业、行业、学校、系部四方参与的 “园林园艺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学院系部改革并创新了“前校后园、学岗直通”的“课堂+园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使专业实践教学与园林园艺生产同步,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企业环境熏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前校后园,学岗直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南通农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个创举。学院与南通景瑞现代农业园区及上海星辉种苗有限公司等南通及周边地区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农业园区、休闲观光旅游园区及示范性生产园区等代表性企业(园区)共建 “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室直接搬进了企业,采取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交替学习模式,在企业投资的基础上专业补贴实践实习耗材,共同培养企业“未来员工”。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锻炼了教师;也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和生产人员不足的困难,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密切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学校和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也是南通农院服务三农的一条重要途径。

南通农院园林园艺系实施企业与专业“校企互动、专兼互聘”,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聘请6名行业、企业专家兼任园林园艺系校外专业带头人,聘请19名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教师,兼任教师担任专业课时比例达45%以上。同时,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技术专家、技术顾问等职务,互派人员进入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实质性工作,实现人才“共培共研”,明确每位骨干教师联系一家校企合作企业,解决一项技术难题,推动一项技术改造(推广)。

“三大工程”示范带动明显

“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依托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省“农民培训”工程、省“农业三新”工程三大工程,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筛选等工作,开展产学研技术体系集成研究及推广。根据农村种植大户、农业园区的技术需求提供“品种+技术+服务”的套餐式服务,打造了“一村一品”特色村,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建成如皋复兴庄“芹菜村”、田王村“彩色苗木村”、海安白甸“草莓村”等9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通过培育核心示范户——示范户——农户进行辐射,通过典型带动辐射更多农户,在引领地方蔬菜园艺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理的专业设置,让学院对农业的输液做到了对症下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了为“三农”事业输送的人才水平;紧密的校企合作,加强了学院和企业双方服务“三农”的范围和水平;优质的省市级项目的示范带动,不仅使示范户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示范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