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淮阴师范学院:用勤奋书写教师梦想

作者:胡子文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图为教科院舞蹈老师指导早起社同学练习舞蹈。

图为教科院专业老师指导早起社同学朗诵。

图为教科院早起社同学练习粉笔字。

邵哲 摄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贾夏 胡子文 张冰 邵哲)“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清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整个校园还在沉睡中,一片寂静。而教育科学学院“早起社”社员们清脆的打拍子声音已经回荡在淮阴师范学院教B楼大厅。与此同时,书法教室里小学教育专业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也传了出来,与琴房里学前专业同学的咿呀开嗓声,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水平,从实际行动上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的“敬业”要求,教科院决定成立“拂晓”早起社,号召同学们自觉报名,主动加入。在早上6:30至7:30的时间里进行普通话、英语口语、粉笔字、舞蹈、声乐等方面的训练,并安排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专业讲解和指导,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技能培训平台。而这一举措得到了全院150余名同学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多位专业老师的无私支持。

“过去古人尚能闻鸡起舞追求梦想,今天的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未来教学时,才能做起来毫不费力。”早起社成立大会上,教科院师训部教研室主任张曦敏老师谈到了早起社成立的灵感来源于友人对清华学子晨读的描述,她感叹道:“如此优秀的学生,他们尚能利用一天中最最宝贵的时间充实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睡在床上呢?!”不努力前行,就意味着会被勤奋的人赶超,而每一次美丽绽放的背后都一定有一段艰苦的磨砺。

早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早起晨练,对每一名社员来说都是毅力和耐力的极大磨练。这样的勤奋与坚持,既唤醒了同学们心中对于未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是实践“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实际、最有效的行动。就让早起社的同学们,用坚持绽放人生色彩,用勤奋书写教师梦想!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