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江苏农林职技院:实训平台让学生上岗就能“上手”

作者:吕玉婷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等到7月份葡萄就能成熟了,到时候我们不仅要销售给附近的超市、水果店以及散客,还计划‘线上销售’,把亲手栽培出来的葡萄卖给更多的人。”看到辛苦种植的葡萄即将成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王娜分外开心。她学的是生产技术专业,今年初,她与其他5位同学一起,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农博园里承包了一块22亩的葡萄种植基地。6个同伴每天吃住都在这儿,从栽培到管理,再到销售,他们事事亲力亲为。“别看我晒得这么黑,吃了许多苦,但我收获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王娜笑着说。

王娜的“收获”离不开校方的大力支持。该校农学园艺系实训基地主任王全智告诉记者,学校采取“零投入、后结算”的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前期资金投入的问题。“学校先帮学生垫付每亩1000元的承包费,等到第一年葡萄收获后再向学生收取这部分费用,而剩下的则由学生自负盈亏。”此外,学校还专门派了8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专业教师为学生们提供指导,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完全掌握农作物、应时鲜果、无公害蔬菜的科学种植技术。“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上手,至少能缩短一年的适应期。”王全智说。

搭建像葡萄基地这样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让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现代农业生产过程无缝对接,是江苏农林学院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师生到田头、课堂移村口”这样的现象在该校并不少见。该校副院长简祖平向记者介绍,学校目前已建成了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两大实训基地。两园核心区共4379亩,辐射区达1万多亩,形成了园林工程、畜牧兽医等5大教学工厂和植物工厂化育苗、植物保护等6个实训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1850个实训岗位,覆盖了所有的涉农专业。

不仅如此,该校还积极向校外拓展实训平台。目前,校外合作企业已发展到405家。其中,与其形成资产纽带的合作企业有6家,注入资金达1.18亿元。据统计,6年来该校累积获得项目资金9400万元,建设了国家丘陵地区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梅山猪保种场等26个基地。“农林学院的大学生好用,工作能吃苦,动手能力强,特别符合江苏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江苏农林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上海企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理李清这样评价该校的学生。也正是得益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锻炼,近几年来,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高位水平。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高达98.58%,协议就业率达96.89%。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