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中国矿大:别开生面的童话教学课(图)

作者:胡志广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胡志广)“怎么评价《魔鬼的井》里的‘博诺姆’?”“他很善良。”孩子们异口同声。“你们是不是都觉得‘博诺姆’很善良?”“对!”孩子们的声音更加响亮。“呵呵,那我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们想像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局,你们觉得‘博诺姆’后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是会在枯井里等死,还是最终获得新生呢?”“我觉得他会在枯井里被淹死。”“我觉得不是,会有路过的好心人救她的。”……每个孩子都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室里随处响起争论与辩驳的童声。7月20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羽翼支教团支教老师左臣瑞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小包庄小学的课堂里开展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童话教学课。

在课堂上,左臣瑞一改传统教学模式,摒弃所有的理论分析,只抓住童话故事最大的特点,理解故事里“不可思议”的结局。孩子们想象故事最“不可思议”的不同结局,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随后,左老师让孩子们阅读3~4则不同的童话,让孩子们想象最“不可思议”的结局。在课堂上,每位小朋友都对童话故事充满了兴趣,看童话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很安静,与老师形成问答的时候,孩子们积极地举手,踊跃地发言,热情地和老师互动。

下课后左臣瑞说:“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大都没有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的空间,导致孩子们缺乏对文学的理解力,而我们设计的自主的教学方式更能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童话本是孩子的最爱,是童年的阳光。课堂上孩子们热情向上的情绪,积极热烈的表现,已经是对这堂童话课魅力的最好说明。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