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学子自摆展板讲收麦 呼吁同学珍惜粮食(图)

作者:徐玥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玥)“我们收麦子的时候,麦穗都舍不得扔掉,要一遍一遍的捡,那些捡起来的麦穗,肯定没有大家浪费掉的多。没有种过地,没有收过麦子,怎么好意思浪费粮食?我们家里,吃完饭的碗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现在很多的人都不懂,种麦子有多辛苦。”

这一段话不是出自一个老农民的口中,也不是出自总是念叨节约粮食的爷爷奶奶口中,这是扬大数科院大二学生王元发在和同学们讲述自己今年在家农忙的经历。

10月15日,在前往食堂的路边,大二学生王元发在他的同学帮忙下搬了一个展台。他把自己今年家里农忙收麦子的照片贴在展板上,供前往食堂就餐的同学们看,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别样的感触。

记者走近发现,有一张照片拍的是王元发和他的父母姐姐一起打麦穗。王元发是甘肃人,他的父母以务农为生。照片上,在一堆高高的麦垛边,他的父母戴着防尘口罩,抱着一捆一捆的麦子,送到打麦机里。据王元发介绍,其实每年用镰刀收割完,他和姐姐还要去田里捡麦穗。“真的是一遍又一遍,在田里,在运回来的路上,一株麦穗就是一口饭,怎么忍心看它们躺在路边。从小我爸我妈就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但来到大学,每天都看到成桶的剩菜剩饭,想到它们还是麦穗时的模样就有些难过。”王元发有些心痛的告诉记者。

有路过的不少同学停下来观看展板。一位感触颇深的同学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奶奶也是农民,自己小时候也常常跟去捡麦穗,觉得好玩。他说:“小时候,农村里是没有一株被遗漏的麦穗的,而现在在食堂吃饭,常常吃一半倒一半,真的觉得有些羞愧。”还有一些同学都没有看过这类照片,数科院大一学生张睿告诉记者:“虽然一直知道农民伯伯辛苦,粮食来之不易,但是总觉得和自己很远。在食堂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剩菜剩饭,久而久之浪费一点也无所谓了。”不过张睿告诉记者,等会自己去食堂一定吃多少打多少,不浪费一粒米饭,做到光盘。“我还会叫上我的同学来看这个展板,真的,我们需要这样及时的提醒,告诉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

还有不少来来往往的同学为了这块简朴的展板停留,自发地在红色横幅上签下承诺。王元发感到十分欣慰,“粮食有价,但那些流过的汗,用钱买不来。我们很多大学生已经不知道那些辛苦了,我只希望用自己的小小举动能够多改变身边一位同学,我相信食堂的剩饭会越来越少的。”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