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学生创立环保微行动公益基金(图)

作者:王峥嵘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峥嵘)扬州大学第19届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赛场外工作人员也在为运动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今年的运动会上,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赢得了很多场外场内同学的“点赞”,他们就是环境学院碧水蓝天协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

碧水蓝天协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这次的校运会上继续延续协会传统,清理场外和观众席上的垃圾,回收废水瓶。不同于以往的是,他们不仅要求协会里的成员参与进来,还到其他学院的帐篷里去邀请各个学院的同学加入到这次行动中来,给各学院帐篷发放垃圾袋存放垃圾,还带去了颜色各异的便利签,请各个学院的同学写下自己的环保微心愿,并将收集来的心愿签串起来挂在学院帐篷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考虑到运动会期间会消耗大量的矿泉水,为避免人员杂乱容易混淆水瓶浪费水的问题,碧水蓝天协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特地给学院每个人的水瓶上用马克笔标上了专属记号,并把这样的方法向各个学院推广,很好地减少了矿泉水喝两口无人认领又重新开新瓶浪费水的问题。

另外对于运动会期间产生的大量空瓶,两个协会的同学也积极到各学院和观众席回收空瓶,并将所有回收来的空瓶交给学校扬子津校区的回收站,并与回收站建立合作联系,用日后所有环保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在学校回收来的可回收垃圾的收益所得建立环保微行动公益基金,与学院专业老师联系,请老师指导专项关注治理环境问题。

碧水蓝天协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将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先在学生宿舍和班级做起来,逐渐扩大范围,带动垃圾分类新热潮,也为环保微行动公益基金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对于解决什么样的环境问题,碧水蓝天协会的会长王晓宇表示他们现在的资金有限,会请老师指导,有计划性地先从解决学校以及扬子津校区周边河流水质污染问题做起,他们也相信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环保微行动中来。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