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静远 徐玥)今年12月3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作为一名南京人,扬州大学数科院的大一学生顾文卿很想做些什么来回应第一个公祭日。她告诉记者,12月13日上午,南京全城鸣笛,南京人每年都以平淡而又深刻的方式去悼念死去的灵魂,这是对于那段史实最好的祭奠。
视频说史实 你知道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吗?
“请问你知道今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哪一天吗?”“那你知道我国今年设立了公祭日吗?”顾文卿在路上询问一名经过的男生,被问的男生摇摇头,有些汗颜。
为了呼吁大家更好的认识历史,理性对待南京大屠杀史实,顾文卿和她的几个南京同学一起走上街头,他们打算拍摄一段关于公众对于公祭日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一些看法的视频。
采访中,有不少人虽然知道南京大屠杀史实,但是,只有少部分的人知道纪念日是哪一天,而第一个公祭日更是极少有人关注。即使如此,公众对于公祭日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设立却是十分赞成的。校园里,被采访的一位大学生告诉顾文卿:“成立国家公祭日可以让我们不忘这一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中国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我们中国人应该努力拼搏,现在日本在教科书上努力否认这段历史,这次设为国家公祭日,也是对日本最强烈的控诉。”
顾文卿说:“其实南京大屠杀我们都知道,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的一页,无关痛痒。但是,对于南京人而言,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史实。我们只想通过采访,视频宣传,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个独属于死去同胞的纪念日,有一个需要全国人民一起悼念的公祭日,需要行动的不仅仅是南京人。”
倡议书宣誓 我们需要文明的祭奠
“我们倡议,无论你来自哪里,作为一名中国人,请在12月13日这一天,用三分钟来为死去的同胞默哀。他们应当为所有中国人铭记,因为他们的鲜血曾经染红了一个城市的每一寸土壤。这是城之痛,国之殇,正视历史,勿忘国耻,我们不想扩大伤痛,但我们需要文明的祭奠,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12月12日中午,顾文卿和一群同学在校园里摆起了展台,拉起了红色的横幅——正视历史,勿忘国耻,印了倡议书的展板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
顾文卿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拉起了横幅,向路过的行人发放倡议书,也许我们的举动十分微小,但是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个国家公祭日,有一个需要所有中国人来纪念的日子。”顾文卿相信也许悼念与缅怀无法传递给每一个人,但是所有人都应当反省过去,并且更好的前行。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的印象里只有一张张黑白的图片,一段惨痛的历史。但也许,从今年的第一个公祭日开始,我们可以花一些时间祭奠,但用更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来做些什么。”大一学生殷岳在看到展板上告诉记者。
数科院朱鑫铨书记十分支持这个活动:“国家公祭日,我们应当缅怀过去,同时也应当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像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关注国家大事等。尤其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牢记历史,以拳拳赤子心和浓浓爱国情在现实中做力所能及的实在事。”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