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计冉 姜雪)“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一曲《七子之歌》成为99年中国人关于澳门最深刻的视听记忆。时光荏苒,15年之后,一组关于澳门十五年变迁的照片却成为了扬州大学学生们最难忘的景象。
适逢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之际,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决定给校园里的树木做些保暖工作,同时也将它们打造成澳门回归的小展区,以欢快的节日气氛冲散冬日的阴沉压抑。12月20日一大早,中国特色主义研究会的同学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他们将代表每一年澳门回归的变迁的照片夹在了红绳上,并缠绕在了树木上,活动负责人赵静婷同学表示,“每一张照片都代表一年澳门的重大变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澳门,了解历史。”她表示,如果在树上做彩绘的话对树的伤害比较大,“这些缠绕的红线可以帮树保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给校园里增添一道文化风景,让这个冬季不再孤单。”
周末前来图书馆的同学很多,不少人都会在这些改造的树前逗留片刻,查看照片,法语1401班的赵悦同学表示,“照片中的港珠澳大桥很壮观,让我感受到了香港澳门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挂在树上的做法也挺新奇的。”对一些相对陌生的照片,团队则派出了专人解说:“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澳门又开展了“露天博物馆”计划,敞开大门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除了感慨,也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发现,“之前一直以为澳门就是赌城,可是看到图片上‘威尼斯人的”大运河购物中心,才知道澳门还有非博彩元素。”大一的马聪聪同学告诉记者。
外国语学院的周宏伟书记表示,“今年是澳门回归的十五周年,同学们能够用这种方式参与到这个纪念活动中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学生应该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值得肯定。”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