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方)近年来,河海大学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大力实施“蓝桥工程”,创新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机制,将师生安全牢牢落到实处。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平安校园验收,获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表彰。
“蓝色”代表宁静、平静、和谐,也是学校水利特色的体现;“桥”代表保卫部门与各二级单位之间的联系、协作、沟通;“蓝桥工程”寓意为通过学校安保工作联络机制创建,使校园安保工作职责清晰,信息畅通,反映迅速,处置有力。学校着力建设两个网络,建立一个机制。一是建设学生自治的平安网络,由学生志愿者担任助理安全员,自查自纠安全隐患,同时协助监督安全保卫工作的落实。二是建设学校安保网络,明确各学院及校内安保重点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员,做好二级单位安全预防、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工作。三是建立“蓝桥工程”各方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当月的安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商讨解决方案。职能部门指定专人与平安网络和安保网络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协助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员做好安保工作。
在实施“蓝桥工程”中,保卫处作为职能部门,从专业化的角度开展安保咨询服务、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防范等工作。在咨询服务中,做到热情周到,业务熟悉,解答全面。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做到及时到位、记录完整准确。在安全教育中,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教育手段,通过定期培训,确保教育落实到位。在安全检查中,经常联系,及时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在安全隐患整改中,从业务角度给予整改指导,发放整改通知书。在安全工作任务的催缴中,盘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催缴任务执行报告。在校园内部发生各类安全事件时,及时通报各二级单位,并指导如何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在处理不安全因素的信息时,及时通报各二级单位近期校内外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并指导如何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作为蓝桥工程的另一端的二级单位和学生平安网络,由专人负责“蓝桥工程”。协调处理发生的安全事件,及时了解情况,现场处理,做好记录备案。做好日常安全巡视工作,制定日常检查制度,汇总安全检查结果并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向联系人及时报告发现的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的具体情况,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检查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确定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及时督促和检查。及时传达公安机关、保卫学会、保卫处等有关安全保卫的工作意见。开展单位内部的安全教育活动,结合部门实际,策划和组织内部师生员工的各类安全教育活动。
在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学校还制定了“安全教育流程”、“安全检查流程”、“安全隐患整改流程”、“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学生突发个体事件处理流程”、“学生群体性事件处理流程”等制度。进一步搭建了职能部门与民族学生安全交流的民族桥、与国际学生的友谊桥、与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桥、与民警沟通的警民桥,逐步建成了学校安全立交桥。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