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航工科学子玩转文言文(图)

作者:董 清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韩锋在看《史记》

董清/摄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董清)“今之师者,必也博学,必也大德。”“仲秋鸿雁俱朝南,肯有情人飞书传。”“横飞中华掠天柱,唳鸣苍穹傲今古”……谁说工科生都是技术宅、文学盲?这些古风韵味十足的文言诗句,都是由出自一位名叫韩锋的工科生之手。韩锋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自小爱好古文并且在大学开始进行古文创作,拥有着一份来自工科生的独特的文学情怀。

从小热衷古文 同学眼中的“老学究”

从初中刚刚接触文言文开始,韩锋就被古文所吸引,对于这些经典的诗句,他能够很快地牢记于心。韩锋认为,文言文语言精炼、朗朗上口,特别是读到曹植的《洛神赋》,自己简直是爱不释手,对古文言文的喜爱和钻研使自己也在文言文试题中得分很高。

在一次大学班级举行的读书会上,韩锋自告奋勇上讲台给同学分享《警世通言》里的小故事,“我学的专业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同学都是典型的工科生,对我讲的古文故事提不起兴趣,于是他们就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老学究’。”韩锋笑着说道。

至今,韩锋已经创作了十几篇带有古风韵味的文章。他从大学开始进行文言文创作,并且主题多样:读完《子虚赋》后,他仿照着创作了一篇赞扬大好河山的诗文,长达两千多字;2014年甲午年之际,他用古文笔法抒发自己对甲午战争的思考,针砭时事;教师节前夕,只用了半天时间创作《师道》献礼教师,列举了鲁尼父立私学、杨时宋濂从师等古代典型的师徒关系及教育制度,引经据典……

除了平时有感而发的创作,韩锋自创的古文还成了一份独特的礼物。“高中的一个好哥们远在黑龙江上大学,在他生日的时候,我就用古文写了一封信给他,”韩锋说,“他收到信之后特别激动,信的内容都是我的真情实感。”

字典是必备 读古文有窍门

因为有着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韩锋的书架上堆满了一本本古文书籍:《诗经》、《道德经》、《史记》、《大学》等等,无一例外都是没有注释的,都是通过翻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一字一句地“啃”下来。字典里大大小小的折痕,都是用来给他看到字词解释里引用的经典语句做的标注。

韩锋告诉记者自己读书的一个小窍门,“我很喜欢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曾经一边看《大秦帝国》,一边对着看《史记》,在同一条时间线上同时看书本和影视剧,很有意思。”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